有效的数学课堂

2019-09-10 07:22赵桂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2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评价

赵桂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我要学”,学习方式也转变为自主探究“我会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无比活跃。但是,这样就能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不见得。如今有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随意性较大,教学效率较低,有些公开课师生都表演得很精彩,看上去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其实教学效果也不怎样。因此,我认为只有做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效,才称得上是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有效的情境创设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发展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我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喜欢游戏吗?

今天,我们就从游戏中获取知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一猜老师比划的大概是什么单位。

(1)老师比划1米、1分米、1厘米。(让学生猜)

(2)非常好,我们接着再来玩,老师比划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让学生猜)

(3)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看老师说的这些面可以用哪个单位面积更合适。操场的面、课桌的面、橡皮的面。

(4)你们表现的真的太棒了,我们接着再玩一个更好玩的。(出示课件)

观察并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我们以上求长方形的面积都是用的同一种方法叫“数方格法”。

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老师想知道这个学校会议室的地面的面积,你们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行吗?(太麻烦了。)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一个个小小的问题,制造矛盾,层层设疑,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和知识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了探究目标,使探究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二、有效的课堂“生成点”捕捉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富有充分的教学智慧,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例如:我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对于运算顺序感觉混乱,不容易记忆,这时,有学生说:“老师,我感觉混合运算就像我们家里的成员,(  )就像爷爷奶奶,乘除就像爸爸妈妈,加减就像自己,爷爷奶奶是第一位的,爸爸妈妈是第二位的,自己是最后的。”他很形象的把混合运算的顺序展示了出来,使得本来很难记忆的知识形象化,对于同学们的这些做法,我都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与激励。

三、有效的课堂质疑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上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思源于问,学生自己心中产生的疑问、困惑,让他们思考和探索方向明确,迫使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渴求,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动力。对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会使教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有效。

例如,教学应用题时,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要想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在寻找信息的过程中再设疑,哪些信息是已知的,哪些问题是要求的,如何根据已知的信息去求未知的信息。这样层层设疑,一步步探索。再如口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既算得快又不会错的最好方法。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知识。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设计了三个练习:

(1)练习

(2)动动手。一部分的学生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另一部分学生在钉子板上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看谁先完成。

(3)折纸游戏。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如何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每个层次练习完后,教師及时作出评价,这样,有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课堂上要求学困生必须完成基础练习,鼓励做综合练习;中等生必须完成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争取做发展性练习;优秀学生必须完成全部练习,或者为优秀学生提供“选做题”。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实现“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五、有效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师生双向活动,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注意:

(1)多把尺子评价学生。评价是切不可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这样会事倍功半。所以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提问,在解答问题时,让学生互相参与,谁来回答他(她)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这样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并让他们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问学困生时,我还为他们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并常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如:你再想一想好吗?你的学习态度好,也很积极,老师很喜欢你,你也很棒!让我们都来帮帮他(她),等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表现得也不错。以此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2)语言中肯,评价的一定要具体。比如:你的方法很妙,小手轻轻一折就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了,真不错。切不可一概而论。

(3)选择恰当时机,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总之,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刻苦钻研,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努力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评价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小长方形找朋友
移火柴
巧替换,妙解答
寻找图形中的比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