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策略初探

2019-09-10 07:22徐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知识体量和知识难度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必要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过渡进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从重视重点知识、重视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连贯性和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连贯性四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策略

引言:

很多学生刚升入初中后会对数学课程感到困惑,对中学数学的学习感到不适应,这主要是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出现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中学数学课程,教师应对中小学的数学课程进行分析,探析不同阶段教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区别,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水平,消除学生对中学数学的消极情绪。

一、重视重点知识的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学生要学好中学数学,必须夯实小学数学的重点知识。比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知识《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不需要进行特别复杂的想象和运算,只需要在所学基础上增加练习。学生只需要掌握整数运算、小数运算等知识,就能轻松解决小学应用题。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是最基础的计算手段,应用题的难度也逐渐提高,还将加入很多字母表示数字和寻找等量关系的习题。这些内容比小学数学知识更加复杂抽象,学生只有牢牢巩固小学数学知识,才能抽出足够的精力学习更有难度的中学数学知识。小学重点知识是学习中学数学的基础,教师在传授新的中学数学知识时,可以用引入小学数学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过渡,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新知识。比如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提出典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商店进货10箱可乐,卖掉36瓶后还剩6箱,每箱有多少瓶可乐?”借助典型应用题的练习,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小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学知识。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衔接

针对数学内容难易程度上的差异性,中学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适应时间。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简单,教师也可以针对难点问题带领学生反复研究练习,可以通过时间弥补学生在难点知识上的困惑。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知识更加丰富,更加抽象,对学生的数学逻辑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解题能力,不能像小学数学一样对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讲解,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数学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性,教师要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制定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保持高度专注力专心听讲,还要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制定定期总结计划,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比如学习中学数学《相交线》时,教师要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使学生尝试自己去了解相交线的定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相交线。为了让学生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进度,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要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教学进行思考,做到多动脑、勤思考,养成记笔记和与教师保持互动的好习惯。提高听课效率是学生提高数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质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指正。

三、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连贯性

虽然中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差异性,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连贯性对于学好中学数学仍然很重要。中学数学中会涉及到函数问题、分解问题、集合问题等,教师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与小学数学中要求的数学思维有一定关联。比如小学数学二年级《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識的练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解答应用题,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并解答,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在中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找出更多的解题办法。初中数学比小学阶段的教学更加深入,对知识的研究更加深刻。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和假设,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学会发散思维式思考。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公式和概念更加丰富,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花精力去记住要点知识,更要学会巧妙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连贯性

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中学数学学习中也同样适用,比如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预习习惯、对练习题的重点标注习惯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中会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使学生延续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中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轴对称知识当做引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学生会提出“正方形、菱形、长方形、圆形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后,再为学生介绍一种新的图形“等腰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对照教材中的定义去总结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教师首先利用旧知识多铺垫,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随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并引入新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给予学生互动机会和思考机会,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要认识到中小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衔接重要性。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对学习中学数学建立信心。

参考文献:

[1]杨秀芬.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内容、原则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5):31-34.

[2]王志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7(3):88-88.

[3]沈友娟.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8(1):73-73.

[4]潘新生.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甘肃教育,2017(5):56-56.

作者简介:

徐爽,女,汉族,厦门,二级数学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市第五中学,数学,361000。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策略
论新课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数字模拟化研究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