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探析

2019-09-10 07:22郝冬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郝冬梅

摘要:职业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院校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塑造职业精神并举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途径,简要分析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关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必要性,及职业院校如何开展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研究尚有不完善之处,还需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并举培育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系统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担,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向和水平因此也关系到国家整体技能人才的品质,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过多着重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忽略培养职业精神等问题,本文提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崇尚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通过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促使职业院校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关系分析

职业技能,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是对从业者提出的职业要求。职业精神,即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是从事职业应具有精神和自觉,反映一个人的职业素质。①

职业岗位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二者的统一体,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从业主体两个重要的职业特性,二者在学生的职业人生发展过程中,是内在统一、相互依存,又互相促进、相互转化。良好的职业技能是顺利就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良好的职业精神,如责任意识、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动力支持。良好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学生顺应社会,成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断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

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现实思考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教育普遍侧重应用型、技术性,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强调对学生技能训练,而压缩文化素质课与人文教育,这种职业教育缺乏教育性、人文性,易陷入工具性,功利性。从长远看,只重技能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既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与企业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就业,立业、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重技能,更重育人,既是未来所需,也是现实所求。

三、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蓝图设计

当前,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又如何培养?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规划和蓝图设计,规划设计并不断优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依托,将职业精神培育融入到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上体现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在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上要彰显职业精神元素,并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创新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系统培养专业人才为出发点,重构新的课程体系。为此,职业院校需要设置利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等组成的课程结构,职业院校尤其要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加强专业课与文化课的相互融通。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制定利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课程目标。②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展现。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除了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同时还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职业精神的培育便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能保证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拓展社会实践,提升活动体验

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徑。职业院校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切实体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可以拓宽和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平台。如可以建立志愿服务机制,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激发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置身企业环境,切实感受企业的优秀文化,制度规范。同时职业院校可联合社区,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活动,让学生切实体验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体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团结协作,懂得服务奉献,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文化校园,促进文化熏陶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培育。因此,职业院校要准确定位校园文化,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建设校园文化的主阵地。职业院校一是要做好媒介宣传,即通过宣传栏、广播、网站等多种方式,对一些先进人物、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典型职业精神的案例进行宣传,营造渗透优秀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即开展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以“敬业、诚信、奉献、责任担当、艰苦奋斗”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社团活动,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职业精神的领会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适用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目标。

(五)健全评估体系,转变评估导向

长期以来,不少职业院校在学生考核考评上依然恪守传统模式,考核内容片面、形式单一,不能给学生科学、合理评价,也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的评价考核方法,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正确方向和持续动力,健全学生考核评估体系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建立有利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将职业精神的行为表现纳入到每门课程成绩考核和学生日常品行评价中,课程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将出勤情况、纪律意识、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和日常评价过程化。其中,评价主体由课任教师、实践单位和学生等组成;评价形式可以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实习报告、日常行为表现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评价;考核评价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的动态变化,采用发展性考核评价,将终结性评价考核与过程性评价考核有机结合。③

总之,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着眼于社会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举培育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职业自信心,从而为树立职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是当前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久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比较[J].学园,2018,(09).

[2] 杨金栓,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3] 杨金栓,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08)

基金项目:

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研究(编号:DZKY2018B15)

(作者单位: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