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 董学建
在微格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微格教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我們尝试利用微格教研的方式来开展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微格教研进行详细说明。
小学数学 教研活动 微格教研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147-01
微格教研是以微格教学为基础的,其是微格教学在教研领域的具体应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采取教研室教研或进修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研水平。但是,诸此种种的教研方式,不仅效率较为低效,还无法切实地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我们尝试利用微格教研的方式,引导教师从他人的角度,就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进行积极的探索。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方式实现小学数学微格教研。
1.同侪训练,明确方法
所谓的同侪是指同一辈的人,同类人。而同侪训练是指充分发挥同伴之间的作用,实现相互教学、相互训练。就教师而言,其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训练。同侪训练是微格教研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同侪训练中,教师之间可以就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在合作中明确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展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实现同侪训练。
首先,制定微案,微格试教。简单地说,参与教研活动的各位数学教师,其需要打破传统的个人备课的方式,在集体备课中合作探究教学想法,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教学的微教案。微教案中所制定的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是需要教师们在课前进行实践探索的。对此,教师们可以在电教室开展微格试教活动。在试教的过程中,选定一位教师作为主讲者,一位教师作为记分员,其他教师扮演学生。主讲者按照微教案中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中及时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同时记分员要利用手机、摄像机等记录教学过程,以此为之后的微教案调整提供依据。
其次,则要重整微教案。在试教之后,“学生”指出问题,同时回放教学过程,一边观察一边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记分员要将改进建议及时地记录下来,以此建立新的微教案。
最后,再次对重整之后的微教案进行实践。在本次实践的过程中,对重难点知识教学、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进行尝试。在这样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在两次教学之后,教研组的成员们需要对教学过程再次进行讨论,以此在观点一致的情况下,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
在这样的同侪训练活动参与中,教师们不仅可以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此在合作探究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2.观摩比较,提升质量
在微格教研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使用的观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观摩,另一种是录像观摩。以现场观摩为例,在微格教研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听课活动之中。在听课的过程中,其不仅要做好听课笔记,还要将自己的看法、建议等批注下来,甚至可以用手机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以备今后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需要注意一点,这里所提到的现场观摩除了要观摩其他教师的课,还要观摩自己的课。在观摩自己课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教学不足,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观摩其他教师课的过程中,才能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在现场观摩了A老师所讲授的“重复问题”这节课。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以师生互动情况为研究重点,利用录像反复回顾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并对照其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有待加强。针对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意见指导,以此在弥补不足中促进A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内容之外,在微格教研活动开展中,教研组的每位教师还要立足录像内容,对某一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此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教研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成员可以积极地开展微格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们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数学知识点的处理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此在集思广益下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进而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方法和技能,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树志.学科教研组教研模式探究——“说课”与“微格教学”结合的集体备课教研模式[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7):69-70.
[2]李庆华.郝娅杰.胡志坚.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2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