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
【摘要】: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实施的情况,毋庸置疑地会影响到化学师范生的教学理念以及行为的倾向性,最终都会影响到基础化学教学的质量。本论文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及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化学师范生的中学实验探究经历对其今后的探究实验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关键词】:探究教学 实验经历 教学理念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笔者将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和宝鸡文理学院化学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向这两所高校回收问卷 45份和90份。调查分析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和未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人数分别是 66、69人。在经历过和未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人中分别选出50份问卷,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经历过完整的化学探究实验的学生(N组),未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学生组成了对照组(M组)。
本文是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的研究。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时间集中于十月份。
N組和M组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三个方面:生源地、教材版本以及高中学校类型。
由表可得:N组与M组的学生多数来自于西北地区,使用的教科书都是人教版,所在高中学校的类型基本相同。由此可知,N组与M组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相同,可视为同质组。
二、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1.数据分析
“你希望目前以及将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化学实验?(简单作答)”倘若将该主观题的答案归纳为三个方面并赋予分值,即写出完整化学实验探究流程 5 分、写出部分化学实验探究流程 3 分、未写出完整以及部分化学实验探究流程 0 分,统计并分析 N组与 M 组学生的分数,就可以知道 N 组与 M 组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认识。
无论化学师范生是否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他们都不明确到底什么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分析这种不完整的教学认识形成的原因,由表1-1可以发现准教师中学阶段经历的学生实验数目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偶尔经学生实验,更不用提学生经历的化学探究实验的数目了。对于N组体验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化学师范生而言,他们中绝大多数仅是经历过2-3次“完整”探究实验。但是通过对部分N 组化学师范生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所谓的“完整”的探究活动,其实更多是局部探究或学生实验。所以,真正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化学师范生的数量微乎其微,经历过完整的化学探究实验的数量更少。
2.基本结果
t=0.218,说明N组与M组学生对怎样开展化学实验探究认识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结论与分析第 1 题(见图1-1)、第 23 题(见图1-2)数据所得结果一致。虽然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的程度显然不足,对于满分为5分的主观题,N组与M组的学生平均得分均不到1分。
3.原因分析
无论化学师范生是否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他们都不明确什么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分析这种不完整的教学认识形成的原因,由表2-1可以发现准教师中学阶段经历的学生实验数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只是偶尔经历过学生实验,更不用提学生经历的化学探究实验的数目。对于N组体验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化学师范生而言,他们中绝大多数仅是经历过2-3次“完整”探究实验。但是通过对部分N 组化学师范生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所谓的“完整”的探究活动,其实更多是局部探究或仅是学生实验。所以,真正经历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的化学师范生的数量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会对“怎样开展探究教学”产生合理、全面的认识。
三、建议
(一)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化学探究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比例
增加探究型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比例是努力实现“生命课堂”【1】这样的实验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等综合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尽量多地直接参与探究的活动并不断的实践,在探究中去体验探究、学习探究最后理解探究。【2】
(二)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质量
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解释、反思,有助于将实验证据与已掌握的科学知识与解释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发展;但是这些活动很多的时候都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需要老师给与的鼓励和引导。【3】老师本身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价值,怎么去作为“指导者”的身份高效地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所以,化学教师的再教育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
(三)注重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要多样化
化学探究实验的选择,首先应不拘泥课本上给定的化学实验内容,若教师从社会生活中提出适合于探究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热情,也有助于“STS”理念的落实;其次更不应拘泥于元素化合物的实验内容。多样化的实验内容,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故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对化学师范生的化学实验探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育
面对新的化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的新要求,化学师范生显然没有应对的能力。所以,在大学阶段,对化学师范生“化学实验方面”的培养刻不容缓。化学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学教学论实验”等课程,需要加强“微格教学设计和角色扮演”]尤其是“微格教学研课(MLS),体会实验─分析—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7】多开展一些有关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的比赛。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是学生重要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与优秀的化学教师的交流、观摩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堂、优秀化学教师给与的指导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学生自主获得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实现化学实验教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7.
【2】何善亮.在探究中学习探究、理解探究[J].学科教育,2001(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