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9-09-10 15:25林丽娟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新课标高中物理

林丽娟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指导着课堂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高中物理课新课标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大的突破与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这些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切实应用于课堂教学第一线。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教学思想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当中。新课标体系在课程内容、结构与功能方面相对旧课程体系表现出了突破与创新。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标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与技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新課标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能力,提高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倡导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一、物理教学中的新课标理念与旧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绝对的控制权,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学生成绩的评判等完全由教师自己说了算。比如,有的教师只注重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现成结论的传授,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的探究过程;只注重智育目标,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注重物理规律的严谨表达、推理及验证,忽视了教学艺术组织的探索与研究等等。

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核心素养从学习结果界定了未来人才形象,“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育人价值,指向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导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实践

1.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就是对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并把有关物理问题的本质抽象出来。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要营造学习气氛和问题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观察、实验、研究图片、案例分析等,引出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当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再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2)引导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较合理的猜想,并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学生可通过校园网上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或直接找老师对这些方案进行探讨、分析论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以4-6人为单位,分成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与课件展开探究活动。不同的小组探究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小组内部的同学分工要有条理,相互配合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另外,在各小组探究结束后,要进行成果交流,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进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建立合理正确的物理表象。

三、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很多学生在用老师讲的统一方法做实验的时候,只看不动手,不留心观察、记录,自己根本就没有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1)利用理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学中,为了便于进行理论研究,除了建立“理想模型”外,还常常设计“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不使用任何仪器、设备,而是在真实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进行的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物理世界的内在联系,而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断。“理想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其“操作”对象大多是真实存在的延伸,延伸的部分要靠科学的想象来完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开拓和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

(2)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教师动手制作和改进实验,具有如下的意义:它是完善物理实验手段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物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现自我提高;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率先垂范,因此是新时期完成物理教学任务的迫切要求。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做了一些新的教学活动的尝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感觉到探究式教学方式给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的变化,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成绩和能力双赢的局面。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笔者想通过此文将自己的实践和尝试与同行一起学习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文中有许多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项亚红,丁维满. 物理教师如何实施新课标[J ]. 甘肃高师学报,2004,(2) .

【2】胡秀霞,胡国进. 新课该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 ]. 教学经纬,2006,(12) .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新课标高中物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