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琴
摘 要: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下,教育改革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具有进步意义了,尤其是将情感教育与道德和法治课程相融合,这对学生品质培养、学习发展,以及充实与完善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本文将结合情感教育特征,重点探讨革新后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
关键词:初中生;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课
引言:初中品德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探知欲的过程。初中生处于认知发展都逐渐完善的阶段,对于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同时道德品质还比较浅薄,如何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这便需要通过学科教学加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规范意识,在课堂中融合情感体验,助力学生提高探究学习欲望,进而增强课堂活力,对此,本文做出如下探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然后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对于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其中,更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互相理解,让学生更加了解老师,也能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这种化学间的反应,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又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与思想压力,从而形成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教育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理念、自立自强的净胜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利用情感教育正确引导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来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因为单单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式的讲解和对案例的简单分析,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知识难以掌握以及对学习的倦怠心理,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将每章的不同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概念。通过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推行情感教育的应用
(一)在备课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为了让情感教育更好的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 明确教师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将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及答题的模式等传授给学生,还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态度、社会价值观等价值的正确取向往往更具有重要性的意义。通过在课前就对课堂讲解的目标进行分析,采取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预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导课的过程中来
人都是有丰富情感的,教师只有通过了解到学生的情感导向,才能制定出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导课,使得教学的氛围得以升华,教学的目标能够更轻松的完成,教学的质量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另外还能激发初中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进行“如何做自己”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辅助手段来给学生进行《我真的很不错》的影音播放,通过根据视频里的声音和影像,达到听与看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合唱,或者学生进行自荐在讲台上唱出来,让枯燥的课堂氛围瞬间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动,在这种愉快、轻松的氛围里,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的积极性,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将情感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中来
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导初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享受与学习”课程的教学时,教师打破自己原先会在教学中设定的条条框框,大胆突破对课本教材的限制,要求学生以自身的实际生活感悟出发,参加到以“学习使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或辩论赛中来,通过学生的勇于表达和激烈的辩论,能让学生实现在思想上的碰撞,顺利的让学生的情感在这个情景之下得到了升华,从而实现良好的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外实践的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新课标的素质化教育要求下,实践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情感教育更好的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来,教师首先应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落实。例如可以组织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主题班会、有知识趣味的演讲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才艺的展示,使他们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释放,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通过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其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的落实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诚全. 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 时代教育, 2017(8):157-157.
[2]谌海清.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入[J]. 新课程(中),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