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璐
摘 要:“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其中“非遗”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流,陕北秧歌又是“非遗”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
关键词:陕北秧歌;教学课例;“非遗”舞蹈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6-048-01
1引言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非遗”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其中陕北秧歌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北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多方面采集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陕北秧歌小学版和中学版两个课例进行研究。
2陕北秧歌的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的意义
2.1陕北“非遗”舞蹈的发展现状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悠长岁月中跌宕起伏。根据文化部先后六次普查证实,陕北秧歌经历了宋代中期的孕育期;形成于明代中期的转型期;繁盛于清代中期的成熟期;衰落于明末清初的低潮期;从1924年起,陕北秧歌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2.2陕北秧歌的文化价值
2.2.1陕北秧歌的体育文化价值。陕北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多元化,集合了音乐、舞蹈、诗歌、戏曲等艺术表演,动作基本都来源于生活,是在人们长期的劳作中升华出来的。长期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起到增强体质、延长青春的功效;对于学生来说,可使人积极向上、乐观活泼,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成熟的内心。
2.2.2陕北秧歌的艺术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追求有品质的生活,陕北秧歌促使地方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地域旅游蓬勃发展。
3陕北秧歌教学课例
3.1感知与体验
3.1.1感知。陕北,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衔陇宁两省;南起关中平原;北与内蒙相连。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陕北成为通向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在这里也孕育了具有陕北风情的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汉文化、河套文化。陕北秧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起来,并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不断孕育而成。
3.1.2体验。下面请同学们欣赏陕北乐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欣赏完陕北乐曲之后,想必大家对陕北秧歌更增添了几分好奇,下面就由老师带领大家一一去揭开陕北秧歌的神秘面纱。
3.2表现与创造
3.2.1表现。陕北秧歌的基本体态与动作
准备:双脚小八字站立,身体重心前移。
a.山膀
身体直立,在立腰拔背的基础上,双脚呈小八字位站立,左臂展开于肩膀齐平,四指并拢大拇指内扣呈掌状向外推出,右手背手置于身后,手成“掌”形,目光平视。
b.按掌
身体直立,双腿靠拢,双臂自然成弧形,掌心向下,置于胸前与胃齐平,距身体一拳的距离。
3.2.2创造
①同学们用自己的理解进行陕北秧歌元素手位动作的重组。
(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练习,自由结合参与人员可多可少。)
②同学们自由发挥进行简单的陕北秧歌的编排。
3.3反思与评价
3.3.1反思
①通过学习大家说一说陕北的地域特色。
②用自己的感受说一说陕北秧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③请同学们说一说陕北秧歌中最基本的动作特点是什么。
④通过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陕北秧歌的基本体态与手位,下面请同学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描述这种手臂和手位。
3.3.2评价
①同学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陕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吗?
②可以说一下陕北秧歌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舞蹈的吗?
③请同学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描述几种手位与手臂。
4陕北秧歌教学课例
4.1感知
4.1.1通过图片感知陕北风光。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中为渭河平原,南为秦巴山地,整体地形以黄土塬为主。幅员辽阔,贫瘠深厚,华夏文化自这里兴起后,陕北人民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由于秦岭山脉天然屏障的庇佑,自此划分为南北两地,也因此成为各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
4.1.2通过图片感受陕北人民。陕北人性格淳朴善良,为人正直。陕北人的习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中不断形成的,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陕北人这个文化群体,凝聚了陕北地区自然历史形成的完整形象。
4.2体验
4.2.1欣赏陕北秧歌的音乐,感受陕北秧歌的节奏动律,熟悉陕北秧歌的外在形式,掌握陕北秧歌的内在特点。陕北秧歌的音乐伴奏形式主要以鼓吹乐为主,唢呐及各种打击乐配合,使其音乐宏亮浑厚,粗犷奔放,穿透力强,尽显男子的阳刚之气。在这样的音乐伴奏之下,陕北秧歌呈现出跌宕起伏,自由洒脱之气,使人顿生酣畅淋漓之感。
4.2.2表现形式。受持扇子或彩娟将唱歌、舞蹈、戏曲、对白等元素相结合而成的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歌舞短剧。表演陕北秧歌时,不同的角色所持的道具也有所不同。
5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非遗”舞蹈逐渐呈现商业化、世俗化的趋势,已逐渐丧失原有的朴实与纯真。真正在坚持“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导致“非遗”舞蹈目前发展缓慢,尤其是陕北秧歌。就陕北秧歌来说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政府對于陕北秧歌的影响较少,向社会推广力度不够,对于陕北秧歌保护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其次是在高校开展较少,主要是受从事陕北秧歌教学专业人才较少和高校缺少重视两方面影响,导致受众群体较少,高校推进缓慢。最后是个人对于陕北秧歌的了解不足,保护传承意识缺失。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政府.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S].陕西省文化厅印制.2006(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