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困难大学生反哺助力“乡村振兴”培养体系研究

2019-09-10 07:22曹庆傲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关键是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是乡村人才匮乏,一方面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乡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在乡村长大,比较了解乡村的情况和需求。本文探究一种培养体系:把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有农业知识和技能,愿意回乡反哺乡村的人才,去建设美丽新农村。既能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又能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对接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振兴

一、时代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李克强总理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乡村人才匮乏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保护绿色产业环境和构建绿色政策体系[1],这都需要大量扎根基层的人才去推行和实施相关政策。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中之重。

在乡村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同时,乡村人才短缺問题依旧不容乐观。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供智力支撑,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的动力,人才是基层行政管理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渴求人才,高校毕业生城市就业难,使毕业生去农村就业成为一条可行途径[2]。现实问题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农村发展: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不熟悉农村的环境和市场,很少有主动去农村发展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背负的是父母甚至家族的一代希望,不愿再回到农村。现如今经济困难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但回基层、回乡村就业的现况并不乐观,一些是不愿意回到乡村,一些是在乡村待不住,一些是在乡村不能实现自己价值。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乡村的国家“精准扶贫”家庭,大多在乡村长大,比较了解乡村的情况和需求。如果把这些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有农业知识和技能,愿意回乡反哺乡村的人才,去建设美丽新农村。不仅能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多维度择业困境

1. 个人认知和现实的矛盾

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花较多时间在学习上,却忽略了各种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社会适应性较差,综合就业能力不足。然而,他们就业期望值却比较高,对待就业问题思想比较保守,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体面工作,不愿意再回到乡镇基层就业[3]。他们错误的认为:回到乡镇或者家乡就业,是最无奈别无选择的退路。有学者做过调查93.8%农村籍大学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仅有3.6%的毕业生选择在县城或城镇就业,选择在农村就业的只占2.6%[4]。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一直以村里骄傲自居,错误认为自己仍然是“天之骄子”,受了多年高等教育,一定要找个好工作,忽略了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只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5]。现在很多贫困大学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找不到合适工作,另一方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竞争小的乡村工作。

2. 家庭期望重压

很多经济困难家庭将上大学作为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宁可倾家荡产也要让孩子读完大学,作为将来获得高收益回报的一种实益性投资[6]。很多学生受父母观念的影响,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致使就业观念保守:他们只想去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工作,怕被邻里乡亲嘲笑,怕辜负父母的高期望。

3. 社会、学校错误导向

现在很多高校一方面鼓励大家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业,一方面大力宣扬和奖励那些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的优秀学生。这就使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认为:只有待在大城市,只有找到体面的工作才能赢得学校和老师的认可。有学者运用浙江省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受社会偏见压力的显著影响[7]。当前社会舆论的择业价值观明显偏向于获取一份职业稳定性强、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工作[8]。因此,即使经济困难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不愿意回到乡镇就就业,他们想找一份社会认同感强的工作。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有相关的激励和扶植政策,但整体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9]。如果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就业或者选择普通的工作,社会舆论对此类事件的基本态度是不求上进、浪费人才[10]。错误的学校和社会就业观念导向,让经济困难大学生有时候想回乡镇就业而不敢回的困境。

(二)经济困难学生基层就业现实困境

1. 无奈的选择造就不稳定

一些经济困难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等待光鲜的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去乡村基层就业。一部经济困难大学生去乡村基层就业,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出自内心价值的驱动,而是受到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能够享受到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和诱惑。国家对基层就业服务期满的大学生从学费减免、晋升、考研、就业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很多大学生在基层等待机会,有好的选择就会离开,导致乡村出现“下得去,心难留”,“下得去,而干不久”的现象[11]。现在很多大学生存在“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使得基层工作岗位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就业流失率很高。

2. 基层素质不够,难有作为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即使是农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农村指向性也相当弱[12]。事实上,很多基层的工作岗位并没有明确分工,工作千头万绪,牵扯到很多方面,也要求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基层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对就业者都有相应的素质要求,这些都是基层工作其独特的素质门槛。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导致处处碰壁,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和获得感,渐渐就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待在乡村的勇气。

3. 供、需不精准

现实情况是:高校按照国家、当地政府和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普适性人才,并不能和乡村需求无缝对接。没受过乡村适应性培训的大学生,往往基层适应能力极差,混日子现象严重,并没有起到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大学生基础就业思想的不稳定性,让很多基层用人单位出现人才招聘恐惧症状:不敢招聘和收留高学历人才,担心留不住。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1. 扩招规模和就业需求不均衡

自1999年高校开始逐年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学校总供给远远大于社会总需求。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各种规章制度、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此背景下,经济困难大学生面对尚未完善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明显处于弱势。就业监督体制的不完善,致使很多不公平的就业现象横行于社会,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往往成为受害者[3]。经济困难大学生相对普通大学生,由于综合素质欠缺、社会资源掌握的少等造成就业更加困难。

2. 环境、待遇差,个人提升空间小

很多大学生因基层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生活环境与城市差距较大,容易产生逃走的想法。基层工作技能的缺失本来导致工作缺乏成就感和获得感,再加上职业目标不明确、福利待遇不好,使他们找不到留下的任何理由。环境不好,待遇不佳,个人提升空间不大等已经成为阻挡学生“下得去乡村,待得住乡村,贡献得了乡村”的拦路虎。

三、学校培养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帮扶形式单一

高校对于经济困难生的帮扶形式主要有:奖助贷,临时困难补助,工会救济,介绍家教兼职,学校部门勤工助学岗位用工等。每个经济困难生的状况都有不同,而高校确是用统一标准和模式进行帮扶,没有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譬如: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就带有严重的自卑、懦弱等心理疾病,他可能更需要心理开导和宽慰,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救济[13]。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和奉献精神,对于不同类别的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应该实行“一人一策”针对性的帮扶。这样才能使经济困难学生不仅经济脱贫,精神上也脱贫,最终成为人格健全的栋梁之才。

(二)重“资”轻“助”

高校健全的资助政策,已经完全可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高校仅仅重视学生的物质帮扶,却忽略了他们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其最终目的是使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14]。然而被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很多问题却未被重视,如独立性差,交往处事能力弱,随波逐流严重,价值观、名利观扭曲,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不能适应社会。资助是对经济困难学生“输血”,这样能使他成活,而对经济困难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是“造血”,可以使他们成才。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简单的经济帮扶是远远不够的。

(三)闭门培养,缺乏联动培养机制

很多毕业生为了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和社会脱节。造成学校怨恨企业故意刁难,企业怨恨学校培养人才不力的窘境。学校闭门造车是培养不出来高质量、多样性的人才,这就凸显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15]。2017年《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然而现在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校企双方利益不统一、合作热情不高、校企双方师资不协调等[16]。高校必须加强市场导向性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大学生。

四、经济困难学生对接乡村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一)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情况

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调研和访谈

笔者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展的方式,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调研经济困难学生基础就业意愿的现况,共收回有效纸质问卷568份,电子问卷1532份。调查的经济困难学生只有30%左右的经济困难学生愿意回归乡村工作,其中农村经济困难学生41.49%愿意基层就业,小城镇经济困难学生40.22%愿意基层就业,城市经济困难学生21.33%愿意基层就业。通过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到不愿回归乡村的原因有:待遇问题,环境问题,专业问题,家庭理念灌输影响等。

2. 乡村人才需求调研和访谈

通过访谈多位基层乡镇领导干部,掌握了政府基层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对村民的实地调研,了解乡村人才类型的需求。随着乡村飞速发展,现在急需一些建筑设计类的人才,由于智能化信息化的脚步加快,乡村也需求一些信息建设方面的人才。

(二)普通经济困难学生初步筛选

1. 职业规划

笔者及团队首先邀请杭州某家经验丰富的职规培训企业,给学院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笔者发现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及其重要和必要的。因为,经济困难学生从小受到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背负着用知识改变家族命运的负担,过渡追求金钱,容易产生错误的择业就业观念: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回到乡村工作。因此结合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使他们健康发展,顺利走向社会。

2. 涉农政策宣传

调查发现:即使来自农村的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根本不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些政策和优惠,因此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相关政策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邀请学校所在地区的农办负责人,乡镇分管农业领导来给学生讲解相关涉农政策,让经济困难学生对“三农”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因为,很多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基层就业就是因为不了解国家的具体政策。

3. 感恩为主的人格教育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内容,可是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却丧失了。他们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缺乏感恩意识的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社会、回归家乡的意识淡薄,缺乏回归乡村贡献青春的精神。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爱心服务部牵头开展系列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活动,如:一本好书读书交流活动,一家人爱心谈话交流活动,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等,既能锻炼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分享意识,又能熏染他们的感恩意识。

另外,除了感恩教育之外,还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加强经济困难学生文学素质教育,鼓励他们以高尚人物为榜样,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独立性、和而不同,加强挫折教育,培育实践意识等[17]。只有让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可能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让其下得去乡村,待得住乡村,在乡村有所作为。经过对普通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规、涉农政策宣传、思想引导教育等,就可以初步筛选出有意愿返还乡村就业的学生。

(三)针对性技能培训

1. 村官学院培训

把初步筛选出来的经济困难学生推荐到学校的“村官学院”学习,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明确今后想从事的基层岗位,学习基层相关知识技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为有服务农村、扎根基层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辅导和规范化培训,使其有一定农村工作知识、初步具有农村工作能力、有意愿为农村基层群众服务的基层管理人才。立体交叉式的培养,促进学生掌握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力,引导并支持大学生投身农村基层一线实践活动,并积极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为大学生学习、掌握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提供便利。

2. 校政企合作加强培养

经过乡村人才需求调研,了解相关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进而和企业合作把经济困难学生针对性培养成市场急需的人才。让那些有意向回到乡村创业、就业的学生早点了解和熟悉今后的工作状态。

本文探索建立了校内教师、企业导师联动培养,政府指导监督的帮扶机制。聘请政府、企业等方面的专家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好两个课堂(学校和企业)、两类教师(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充分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加强相关实践训练。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进入實习基地和孵化园进行实际创业练习,并安排学校和企业导师“一对一”跟踪指导和帮扶,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其做出适当调整。

(四)完整体系构建

本文构建了一个创新性的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帮扶体系框架:首先对普通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规、涉农政策宣传、思想引导等,初步筛选出有意愿返还乡村就业的学生。其次,把这部分学生推荐到学校的“村官学院”学习,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明确今后想从事的基层岗位,学习基层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让他们接受校政企的联合培养。再次,让培训过的经济困难学生提前去乡村实习,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做出适当调整。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帮扶,使他们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农村知识、有农业技能的新型经济困难学生。让这批学生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本文探究出了一种创新培养模式:把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懂感恩、知回馈、愿回村、有技能、有专长的“三农”人才。助力构建新农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张宇,朱立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思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 肖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3.

[3] 潘祥臻.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4] 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86-90.

[5] 吴静.重庆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6] 宋蕊辰.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2.

[7] 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7-131.

[8] 翟校义.公务员职业吸引力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9):73-76.

[9] 阮敏尔,马林东.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以浙江省大学生村官为例[J].学理论,2012,(10):96-98.

[10] 亢静.内蒙古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

[11] 李本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困境及出路[J].黑河学院学报,2013,4(1):68-71.

[12] 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学院学报,2011,31(6):76-78.

[13] 武立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调查研究——基于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06-110.

[14] 胡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101-103,120.

[15] 竺世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6] 刘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17] 曹庆傲,朱佩伦,唐艳秋.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措施研究——读余秋雨系列著作想到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94-96.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