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巍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准备活动是足球课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技战术学习的准备环节。好的准备活动能够对技战术的学习、课堂目标的达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对足球课的质量提升产生贡献。但目前针对足球课准备活动的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一线教师在足球教学实践中对准备活动的认知和准备存在明显不足,直接减损了足球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对足球课准备活动的基本原则进行探析,以期对足球课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无球和有球相结合
足球课的准备活动除了徒手动作之外,还应安排有球的活动内容,并以之为主。无球练习主要是指与足球技术有关的徒手动作,如活动各大关节、各大肌群的动作。有球练习主要是利用足球进行热身和熟悉球性的练习方式,如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踢球、传球、接球、颠球等技术动作和挑、拖、拉、扣、拨等球性练习进行身体活动。
要点:依据准备活动的设计意图将无球练习和有球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身体活动和球性练习的高度统一。
二、局部练习和全身练习相结合
足球是一项以下肢为主,全身性参与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准备活动中要强化下肢的活动,尤其是与足球技术运用相关的下肢群肌、关节等的活动,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部位的活动,特别是与足球技术运用相关的配合性部位。如脚背正面踢球的准备活动就要重点活动股薄肌、髂腰肌、髂胫束、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主要做功肌肉和关节,并根据两腿的做功性质(支撑或踢球)区别进行差异性练习。同时还应兼顾活动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背阔肌和肩关节等具有协同作用的肌群和关节。
要点:形成以局部练为点、全身为面的“点面结合”练习方式。
三、负荷与调节相结合
准备活动中要给予一定负荷的强度刺激(此阶段平均心率约120次/分),让身体尽快“热起来”,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准备活动后尽快适应接下来较大强度的练习。在强化负荷的同时,还应依据体育学习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强度调节,做到有张有弛。如整体战术教学课的准备活动应以行进间的平均中等强度练习为主,在跑动中热身和发展体能,为后续的战术教学奠定身体基础。
要点:注重循序渐进和强度调节,高强度的跑动不宜过多、过长,让学生在强度刺激和积极休息的有效结合中完成准备活动。
四、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相结合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单个动作是组合动作的“技术来源”和比赛的基础,因此,在准备活动中不能忽略单个动作的练习。同时,基于足球的项目属性和特征,准备活动中必须融入一些组合动作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如高一年级传接球教学单元《比赛情境下的综合传接球》一课的准备活动,就应在传球和接球等单个技术练习基础上,形成运球→传球、接球→传球等形式简单的技术串,强化学生技术动作的组合运用能力。
要点:在组合运用中促进单个技术动作质量的提升,实现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价值统一。
五、生物性发展与非生物性发展相结合
足球热身活动除了做好学生身体热度、神经兴奋度和循环系统功率等方面的准备之外,还应以足球知识和技术为载体,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育学生团结、拼搏、礼让等社会适应能力。如在高一年级小范围防守与进攻单元《2v3小组防守》一课的准备活动中,应安排一些配合和对抗性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与对抗中进行准备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心理品质和体育精神。
要点:利用身体、技能和人格的相辅相成规律,促成学生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同步发展的课程目标实现。
六、单人练习和多人练习相结合
足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同伴之间传接是该项目的基本运行形式。因此,在准备活动中除了单人的练习之外,还应安排多人的合作性练习,在强化单个学生足球技能发展的同时,促进队员之间配合水平的提高,强化合作意识,为比赛实践打下基础。如小学二年级球感練习单元《脚背正面运球;小场地比赛》的准备活动应在单人运球的同时,设置多人交叉运球、抢断运球等活动内容。
要点:让单人练习同多人合作练习结合起来,达到“以用带练”的目的。让学生在热身的同时,感受足球比赛的配合和干扰因子,为比赛中的配合和护球打下基础。
七、复习和预习相结合
复习和预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依据足球技术的系统化特征和联结关系,为形成丰富的足球知识链和有效技术串,在准备活动中应注重将先前学过的动作或技术进行复习。另外,还应以合理的方式对主要技术内容进行适度的预习,为基本内容的学习以及新旧技术的连贯运用打下基础。如高三年级《快速运球过人后射门》一课的准备活动就应包括接球、运球、运球过人、射门性踢球等复习性内容,同时也要涉及一些简单的快速运球过人练习。
要点:让复习和预习内容有机结合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片”,为学生学习基本部分奠定一定的技术和概念基础,从而提高基本部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八、常规准备和专项准备相结合
常规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同时存在对于足球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两者有效的结合,可以充分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根据足球项目的性质和基本教学内容特点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确保准备活动凸显出准备的价值,让准备活动和基本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联结顺畅。如小学六年级的《前额正面头顶球;小场地比赛》一课的准备活动除了常用的徒手和足球练习之外,还应安排伸颈、起踵、移重心、额头顶固定球等专项准备活动,为前额正面头顶球技术学习奠定身体和技术感知基础。
要点:实现常规活动的基础性和专项活动的针对性高度融合,并统一于“准备性”。
准备活动作为足球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足球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设计准备活动,除了能使其实现热身的价值以之外,还能为后续主教材流畅、高效的教学奠定基础,助力足球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