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促进新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采编与制作课程体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优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闻采编与制作;融媒体;现状;策略
一、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一)全能型新闻人才
首先,是具备新闻业务基础技能,具体是指拥有采、编、写、评、制等基础技能,要求新闻人才能对新闻业务的基本技能全面掌握。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更侧重于对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技能的掌握,电视媒体侧重于拍摄、采写、音频等处理技能的掌握。而融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的技术,涵盖了图形、文字、语言和声音等多项内容。为此,融媒体环境下,需要学生掌握全方位的业务技能,即声音、影像、编辑、评论、采写等。
其次,是新闻业务基础技能范畴外的技能,由此,要求新闻学生能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广泛涉猎。新闻人才在融媒体环境下,不单单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基础业务之外的拓展技能,如媒介推广、运营和策划等能力。
(二)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
主要是指融媒体传播渠道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术,如利用手机客户端更新和发布信息,利用微博、微信等发布信息。信息传播和来源的多元化,是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
为此,作为传媒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领,就是对融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加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新闻与采编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三块主要内容。通识类课程主要涵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公共基础。尽管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在課程名称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都是关于新闻的写、编、评、摄、制等基础技能。
首先,因为受制约于各种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目前并不存在专门的实践类课程。其次,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却没有及时更新新闻教育的知识和课程。传统媒体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应结合融媒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有实践教学要求,但主要是在校内安排实践课程,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拓宽课程的覆盖面
首先,对课程方向进行明确。并不是将一两门课程单纯地添加,将课程的覆盖面拓宽,而是对课程的模块进行科学的设置;而拓展技能模块,应对融媒体的需要紧紧把握;
其次,需要将融媒体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利用一些融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对一些融媒体课程进行发布;
最后,将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与市场接轨。而构建校内融媒体平台,是开展实训课程的关键,应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媒体人员到校兼课、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由于寒暑假有充足的时间,可对学生的寒暑假充分利用,构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外实习制度,使学生的实践能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开展。
(二)促进课程之间的联动
传统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设计教学重点和教学计划。因为教师之间相对独立,使课程之间内在联动匮乏。在学期末的实训和单课程实训,是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媒体时代,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技术技能,所培养的新闻人才,应更加全能。
为此,应在明确好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增加课程之间的内在联动,通过专门的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带动。而这个实践项目是综合的、贯通式的课程实践,应与课程项目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使学生能在实践中融合贯通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实现课程联动的有效方法,就是项目引领。为了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开设更多贯穿式综合实践项目。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应与融媒体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议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