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

2019-09-10 22:25孙文博姜彦竹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

孙文博 姜彦竹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就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发展现状和传播途径进行探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交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的具有很久生命力的文化。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观念、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的集合,它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诉求是道德,道德修养是立人之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坚实力量,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拥有敏锐的嗅觉,他们是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行为等都不同程度地随着新媒体的变革而发生改变,新媒体的便捷高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或将成为创新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在教育形式、手段、内容上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社会语境下,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学习、践行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成为了一项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高校传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阐述了传统文化观,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价值意义和传承理念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和精神命脉。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改写着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来源。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和忧患意识。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之者,人之道也”教导人们要崇德尚仁、正直做人、先义后利。

教育强则国家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想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的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广泛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手机了解社会,参与生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8.4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其中,26%的网民职业为学生,居各类网络用户职业首位。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每周的人均上网时长为27.9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了0.3小时。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使用即时通信类APP的时间最长,占比为14.5%,使用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和网络音频类应用的时长占比分列2到6位。

新媒体是依托于数字技术,有别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一系列新型媒体形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突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方面,相比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传播方式符合现代受众接受习惯。据调查,78.35%的受众每天在手机上阅读和接收知识。在最常用的媒体中,44.37%的受众选择了微信公众平台,27.49%的受众选择观看电影、刷微博、逛论坛,19.7%的受众选择了其他APP。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时代,生动形象的动态媒介更容易使受众接受,使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新媒体加强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新媒体传播的手段和渠道更加多样化,经典之作能以更加亲密和生动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各种图像和动画生动地呈现了经典片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地对其进行发扬光大。

最重要的是,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新媒体解决了传统媒体时代劳动力成本巨大和接收延迟等问题。新媒体的整合还可以与受众进行双向传播,受众可以对收到的消息进行个性化评论,也可以通过微博和论坛等渠道发布信息。一些知识型场所,如学校或文化旅游景点,通过新的媒体设备显示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促进了文化交流。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现状——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交通大学4个年级的本科生共计432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者中大学一年级98人,大学二年级123人,大学三年级138人,大学四年级73人,分别占22.69%、28.47%、31.94%和16.90%;学生中,理工科281人,文科151人,分别占65.05%和34.95%,女生167人,男生265人,分别占38.66%和61.34%。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61.34%的学生对于交大校史文化不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只有8.1%的同学认为自己比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0.37%的同学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有2.31%的同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占比较少,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书籍阅读、爱好特长,学生认知主动性低、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枯燥,优秀传统文化无法渗入大学生生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认知途径单一。

此外,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校風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还存在欠缺;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74.07%的同学认为公众号成为了学生的最主要了解方式,平时使用最多的是微博、QQ、微信等社交工具,只有7.87%的大学生表示平时会阅读书籍、包括电子书籍等。新媒体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是休闲工具,大学生不能正确积极通过新媒体自主学习知识。文化传播形式方面,绝大数同学更倾向于音乐、个人技艺类。

新媒体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最方便的方式。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只有9.26%的大学生会经常通过新媒体了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5.56%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自主通过新媒体了解过中国传统文化。说明新媒体平台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作用。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物质文化建设

大学的校训、图书馆中的古籍、校园中的文化景观都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支持—批校园重点文化场馆建设,推广教室、实验室、公寓文化示范项目,培育校园文化精品,使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将校园景观与历史在小程序中呈现,使同学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打开进行阅览和学习。此外,建造中华传统文化墙,将实体景观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同学们日常行走在校园中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

(二)制度文化建设

构建“问题导向、经典品读、学理优先、实践育人”的思政教学模式。根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体系推进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利用传统文化节日、校园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融入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典型人物事迹,充分挖掘院系和学科专业文化育人要素,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例如建立传统文化部等专门社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接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独特性,为其搭建展示本民族特色的舞台,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精神文化建设

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交大精神的核心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精髓是“严谨治学、知行合一”,品格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大力弘扬茅以升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交大独特的优秀文化基因,将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时代精神培育有机融合,挖掘校史、校训、校风和校歌的文化内涵,注重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作用,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从《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交大经过百余年的历史沉淀,也有着丰富的优秀文化基因。“冲决历史桎梏,浩荡历史之积秽,挽回民族之危机,新造民族之生命。”茅以升老校长一生都在诠释着家国天下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以及赤子报国的奉献精神。以茅先生为楷模,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弘扬茅以升精神,激励交大师生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架设奋斗之桥、成功之桥。

交大在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大师生秉承“知行”校训,挥洒智慧与汗水,在条件极其艰苦的青藏高原创造不朽业绩,凝结成了交大人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各科研团队师生无数次沿青藏铁路全线“跑点”,为我国破解冻土难题、青藏铁路通信信号建设、实现“数字青藏铁路”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活动载体建设

坚持价值引领,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引领高雅艺术进校园,建立文化传承基地,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近师生。

1.传统文化进课堂,开设相关精品课程

历史上有很多经典名著至今传颂,开设国学经典导读等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例如,开设中国古代礼仪、四大名著专题选修课等,或结合交大铁路文化,开设相应课程,通过组织研读原典、参观游历古文化遗址等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融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利用慕课平台,向大学生推送内容精彩、雅俗共赏的精品慕课课程,让他们在闲暇时间可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名人名家进校园,阐释原著内涵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应利用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解读文化经典内涵,营造浓郁热烈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此外,充分发挥校史馆、图书馆陈列的古籍文献的作用,可以策划组织一系列古籍文献专题展览活动让它们从“深沉”走向“生动”,走近师生。可以结合博物馆、校史馆和图书馆等馆藏文物,设计并出版画册,印制全国高校博物馆地图及护照,向大学生发放地图、护照,引领大学生鉴赏校园内的镇馆之宝。

3.深入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

高校可以建立专业的传统文化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设立专职岗位,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传统文化素材库,整理传统文化必读书目,在微信和QQ上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公众号传播电子书籍。同时,也可以创新传播,例如利用有声读书、有声小说、广播剧等方式使传统文化书籍的传播方式不仅仅只是阅读,可以开设专题模块定期推送经典读物介绍,以推送和问答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同学们的碎片时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

响应《关于实施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注重建立传统文化仪式感,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文化纪念活动,文化快闪活动。例如传统节日元素主题活动,春节年夜饭,七夕话题调查等,让学生在体验传统节日活动的氛围中认知中国文化。

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内容形式新颖的线上线下活动。例如拍摄微电影,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开创校园综艺节目“上新了,交大校史馆”“百家讲坛”“悦享经典”系列讲座,“交大成语大会”“古风歌曲校园卡拉oK大赛”、微视频比赛等。运用宣传技巧,推陈出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策划主题和活动内容,例如:皮影艺术活动“皮一下很开心”,京剧展示活动“我要笑出国粹范”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教育效果。

4.重视实践育人,建立体验式的传播模式

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建立校园传统文化数字体验基地,数字文化艺术展,结合大学物理实验室,将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名家立体化展示。注重家庭熏染,开展大学生寒暑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置办年货,贴春联,守岁,扫墓,画蛋,包粽子等习俗活动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

五、结语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校的重大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所在,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改革工作方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运用交互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现代化转型与传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与创新氛围,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出有胸襟、有智慧、有大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帮助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