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强
【摘要】 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是一个目标明确、教学严谨而又漫长的过程。以高一下学期开始进行训练到高三上学期参加普通高考术科考试为时间周期,零基础的普通学生要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训练两年左右的时间来成材。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实践出发,对选材、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思考,有利于为探索行之有效地培养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的模式提供实践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考 体育特长生 足球 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84-01
笔者所在学校以发展学生选考足球专项为培养重点,多年来的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功的经验。现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以足球专项考生的培养为例,探究在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如何构建行之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体育特长生术科训练与文化学习相分离的特殊情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日常作息时间表安排紧密,加上训练占用大量时间,睡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二是组织纪律性较差,训练计划往往得不到严格的执行。三是膳食营养不足,体育生训练完时间已经比较晚,食堂膳食供应质量跟不上。四是文化科重视不够,学生往往只凭兴趣练体育,忽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因为双上线录取规则遗憾落榜。五是志愿填报不合理,部分上线学生不了解志愿填报政策遗憾未能进入到理想的批次录取。
2.构建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点
2.1设计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
2.1.1尖子生与普通生兼顾。在选材阶段,加大动员力度,结合学生文化成绩、纪律性、吃苦精神以及家长意愿进行挑选。既要选拔尖子学生,还要适当兼顾一般学生,但要有取舍原则,不吸纳虽有报读体育热情、但身体条件不佳不符合运动员选材标准的学生。
2.1.2发掘基本身体素质。选拔有一定的足球基础、球感较佳的学生,或有较为突出的跑、跳、投能力,利于在往后的训练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均衡发展。
2.2科学理念先行向训练要质量
2.2.1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加强训练过程质量管控,从制定体育特长生培养方案到具体实施,分阶段推进培养任务(如下图)。不断观察学生训练情况、了解学生身体状态、分析学生个体差异,适时调节训练内容、强度。
2.2.2在统一的训练计划指导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调整训练策略,有针对地运用教法。训练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2.3排课向术科倾斜保证训练时间
学生从高一下学期组队训练到高三上学期末参加术科高考,训练时间很有限。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开展训练,到训练周期中后段早训也至多只增加一个小时,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笔者所在学校在排课时,针对体育特长班的特殊性,每天多安排一节体育课,使下午最后一节课与课外活动时间接续形成较充足的训练时间,在这样充分的时间自由度内可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加强训练,对提高学生术科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3.对学校在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思考和建议
3.1加强日常生活作息管理。体育生普遍存在拖延习惯,而他们参加体育训练消耗大量体力,需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来保证良好的训练状态。这需要学校强有力的宿舍管理来督促他们,在午休和晚上熄灯后迅速进入休息模式。
3.2重视训练后的恢复环节。超量恢复理论认为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螺旋上升提高的过程,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负荷刺激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体育生要連续地参加训练和比赛,应不吝麻烦专门安排时间处理好训练后的恢复。
3.3重视训练期的营养膳食。合理的营养膳食补充是保证体育特长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前提。训练完后身体处于亏空状态,这个时候应当给予充足的营养能量补给,能有效消除疲劳,帮助机体恢复。
3.4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制度。训练要与测试相结合,定期组织术科测试、参加各级联考等,给准考生施加日常训练之外的压力,既考查了训练成效又锻炼了心理素质。
3.5加强上线学生志愿填报指导。一方面,很多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由于对高考录取规则不甚了解,在志愿填报阶段往往会茫然无绪,另一方面,很多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担心若给予过多或过于明确的建议,万一没有录取到理想的院校专业学生或家长反倒会怪罪。学校应该努力统一学生、家长和高三级教师的思想,明确加强志愿填报指导的重要性,取得各方的充分理解信任,让学生得到更多合理化建议,使志愿填报更科学。
4.结语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形成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特长生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及教练员重视体育训练、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育人体系,才能有效提高体育特长生培养成材的成功率。
[ 参 考 文 献 ]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王金灿.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陈雪红,陈筑,张虹.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