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花
【摘要】 我国比较通用的一种教学理念就是德育,其应被广泛的运用到新课程的建设当中,同时也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逐渐成为比较权威的一种教学理念,也一直被教育者沿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是高中数学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数学学科属于理科,且是一门偏理性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已经成为必然。为此,接下来本文就高中数学德育渗透融合的价值原则以及途径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德育渗透整合 价值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64-01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合理的渗透并融合德育教育也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逐渐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以讲解核心素养为基础挖掘背后蕴含的人文因素,逐渐渗透德育教育。而剖析这些内容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数学,培养并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对教师教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融合的价值原则
1.情感原则
数学教学以及渗透德育都与情感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教师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也要带入一定的情感,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给学生讲解枯燥的数学知识时也能结合一些数学的发展史、数学背景等。
2.循序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考虑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以此为基础渗透德育教育。高中学生的兴趣以及思维个性化比较强,因此教师也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针对性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如此一来德育渗透的针对性也更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也更高。
3.方向原则
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也应以正确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为指导思想,主动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创设故事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来看,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是广大教师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也是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若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渗透并融合德育教育,也应积极的创设情境融合德育教育。为此,笔者在课堂上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基础创设了故事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教学概率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材内容涉及到随机事件与小概率事件的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引入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的“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随机事件以及小概率事件。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同时借此机会告诉同学们切不可学习故事中的农夫去等待一个渺茫的机会,而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时,笔者借助机会询问学生若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会不会像农夫一样?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也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大部分的知识都与规律有关,且数学规律也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基本上大部分的公式都与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数学与德育的融合点。教师在教学中无须从政治知识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渗透德育,数学知识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辨证元素,因此教师也善于挖掘这些辨证元素,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高度融合。以教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其中“点沿着一个方向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一条直线,直线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就会形成一个平面”这个概念实际上也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为此,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以及辩证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比如:直线a在平面α内,那么直线与平面位置是什么关系?直线a与平面α相交,那么直线与平面位置是什么关系?......如此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就发展了自身的辨证思维与逆向思维。学生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中的辨证观点时也能深入的体会德育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一定程度也领会到德育的思想,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这也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抽象性比较强,且学习的难度大,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因此很难学好数学学科。为此,教师也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并于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教学《统计》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只是简单的梳理理论知识,但是教师也要看到统计内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以此為基础开展德育活动。为此,笔者以统计班级的矿泉水为例让同学们统计班级中有多少同学买矿泉水,假设一个班级每天大概有25个矿泉水瓶,那么整个年级一天有多少个矿泉水瓶?整个学校呢?我们都知道矿泉水瓶属于不可讲解的物质之一,就算是埋到土里也需要几十年的降解时间,现如今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什么我们没有重视这些生活上的污染呢?以这样的方式去统计,同学们从班级放大到整个年级最后再到整个学校,这样同学们也就意识到自己没有注意到积少成多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要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原则与渗透途径也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比较重要的内容。教师研究这部分内容也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也应有目的的结合教学知识给学生渗透与整合德育教育,从而为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做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石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科学技术创新,2016(17):79-79.
[2]刘金光.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61-61.
[3]左子凡.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新课程导学,2015(29).
[4]陈式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9):93-93.
[5]于成义.高中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的关键点[J].神州旬刊,2012(3):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