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琳 郭琪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合作越来越紧密,涉及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但国际合作中的障碍一直存在,阻碍了国际合作的继续进行,近年来出现的“黑天鹅”现象、“反建制主义”思潮带来了新的国际合作难题,国际合作中的障碍多种多样,如何解决值得思考。
【关键词】:国际合作;信息不对称;相对收益
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必要条件,但是虽然存在共同利益,国际合作有时也无法顺利进行,当前国际政治变化急剧加快,国际局势不稳,近年来出现的许多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获得通过、欧洲右翼政党的崛起均为国际间合作蒙上了阴影,面对当前国际合作的困境,对国际合作障碍的分析成为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合作的障碍
在自由主义和建构主義的理论中,全球化是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的途径,可以增强政治互信,谋求共同利益,从而达成国际合作。但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之间不存在强制力,国际社会即是无政府社会,会限制国际合作,国际制度无法克服,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所有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来决定自身行为。由于各种行为体之间,利益多数是相互冲突的,国际合作仅是协调利益冲突的一种方法,而国际合作中充满障碍。
(一)信息不对称
在国际合作中,所谓信息不对称意味着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某一信息,甚至第三方也无法对其核实。在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存在欺瞒与诈骗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相互合作。各个国际行为主体表示对某一事件表达关切的同时,也对其他国际行为主体造成不信任,这有助于扩大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所以,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国际合作。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信息是国家战略选择时的关键因素,做出最佳选择的前提意味着对于信息充足的把控。信息不对称影响战略选择,有两个先决条件:首先,缺失的信息必须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当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知道了以前专属与其他行为体的信息时,它将立即改变自身;其次,当某行为体掌握了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不具有的信息时,它有动机传递错误信息,以便混淆视听。此外,信息不对称还能可能导致国家之间“讨价还价”,信息不对称使变得复杂,如果满足现状的国家不确定让对方的需求底线时,策略的制定就必须仔细权衡。
(二)“搭便车”问题
古希腊的思想家已经注意到搭便车问题,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制造者不支付任何费用,却一样享受到与支付费用相同的福利。加勒特哈丁在1968年提出公地悲剧,指出只要许多个人一起使用一种稀缺性资源,就会导致资源耗竭、环境退化。他设想了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牧场,每一个理性的牧民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可避免会不停增加牲畜,增加个人利益,然而这将会导致牧场的过度使用,进而公共牧场被抛弃。在国际社会中,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被无限使用,且没有行为主体愿意负担成本,这样公共物品很快就会被放弃。
学术界认为造成搭便车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外部性问题,一个是公共物品问题。外部性就是某行为主体的行为影响了别的行为主体的利益,给他们造成了损害或创造了收益,而行为人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或获得相应的报酬。而公共物品本身具有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耗,其非竞争性也导致了国际行为主体对公共物品的漠不关心,由于这两种情形都存在这两种特点,易导致“搭便车”问题。
(三)国家对相对收益的关切
现实主义理论,国家更愿意选择双向或多向行为。在合作关系中,国家希望自己与合作伙伴相比,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虽然彼此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存在合作基础,但这种衡量过的利益很可能会限制其合作意愿。肯尼斯沃尔兹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双方在进行合作后,一定更为关切利益之间的分配,这种关切对于不安全的国家来讲更为重要,国家此时的注意力已经从双方都能获益上转移至双方谁获益更多,国家关注绝对收益,更关心相对收益,如果在一项协议中,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收入,那么该协议依然有几率失败。
关于国际关系的重要结论是,国际社会不存在世界政府。所以,所有国家之间人人自危,谋求最基本的国家安全。在这种实际状况之下,各国之间的实力成为国家安全的最重要保障,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国家必须尽力增加自身实力,以免其他国家实力超越本国,对自身造成威胁,这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目标,即使国家间达成合作协议,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伙伴的相对获益成为重要的考量。
二、保障国际合作的对策
(一)保证合作国家间信息互通
当国家做出战略选择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决策环境,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其他国家的战略目标,比对双方实力后进行决策。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制度的构想,国家之间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制度可以促进理性国家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更加完整的信息有助于国家合作的达成,在了解其他国家的战略目标时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时期,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不对称这一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各国之间经济互相依赖,为了促进发展,任何国家都有必要敞开大门,选择开放,除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之外,网络的极大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国家的状况更加透明公开,这有助于国际合作伙伴了解彼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风险,又因为各国际行为主体间的利益与目标更为明晰,行为主体之间更易找到利益的契合者,有助于加大合作几率,提高对合作的期望值。
(二)确定权利界定原则与行使范围
制定国际社会间的制度,要求各个国家规定权利界定的原则。权力决定博弈规则,权力大者可以完全剥夺权力小者的参与机会,也可以设置种种障碍,使权力小者难以参与,因此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时,各个国家行为主体间会凭借知识拥有量上的优势与实力操控规则制定。界定权利边界应尊重各个国际行为主体的实际情况,遵守由主权原则派生出的如和平共处等各项原则。
随着国际间各种问题的出现,国家间依赖加深,完全排除其他国家的国际行为是不存在的,因此各个国际行为主体权利的行使范围均需要细致规定,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各国也需要更为创新的制度来保障自身合理权利,除此之外,国际合作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各国的共同合作和努力,围绕权利争议设定解决程序,设置第三方仲裁机构,这样既可以为国际争端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保证各个国家看到了国际合作在不终止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前景。
(三)改变国家对外行为成本收益
一些研究显示,国家追求国家合作间的相对收益,但这种收益并非一刀切,在面对具体国家、具体情况时往往并不相同。该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会对其相对收益产生影响,如果国家间处于对立关系,形势不确定,那么国家对于国际交往中的相对收益更为关切,反之则会减弱。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为了获得更高的相对收益,其所采取的行动有时会并不会考虑信誉问题。国家对外的行为成本影响国际合作,国际主体的行为偏好会改变,良好的国家形象与信誉有助于推进国际合作的达成,对于合作的时限也有益处。
在既定的环境里,国际行为主体更关注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为了达到这种最优效果,行为主体的策略往往围绕此进行决策。如果一个政府对于自身达成协议的能力十分看重,那么必将注重自身的信誉问题。构建合理有效的合作制度,信誉是其中重要一环。信誉在国际社会中有重要作用,当达成合作意向之后,信誉保证了国与国之间合作的长期有效,哪怕彼此之间在短时期将内面临不利的局面,信誉保证了合作达成后可以有更大几率获得长期利益,这有利于督促利己主义的政府重视毁约的后果,在规则内进行合作。国家间合作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某个领域的不遵守制度会造成该国家的整体信誉下降,增加了国家的对外行为成本,波及该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信誉愈发成为一种“资本”,在国际合作的制度中将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国际行为体遵守机制其资本会累加,反而降低,增加国家行为成本。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遇冷,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盛行,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寻求国际合作较往日相比更为困难。历史经验表明,合作才能共赢,互相对立只会造成后退,构建合理国际合作机制,增加国家间合作收益,寻求国家合作新突破,才能使国家间乐于合作,消弭彼此分歧,在互相博弈间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赵长峰.相对获益与国际合作〔J〕.长白学刊.2004(3):36-39
[3]王磊.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合作——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11-15
[4]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J〕.外交学院学报.1998(1):40-47
[5]刘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进展与前景〔J〕.社会科学文摘.2017(5):36-38
[6]孙志强.韩召颖.国家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探析——信息不对称、行为体偏好与承诺可信性〔J〕.未来与发展.2016(11):1-7
[7]韩召颖.姜潭.不确定性、国际合作困境与国家对相对收益的考虑〔J〕.安徽师范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