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哲学与五四启蒙思想的发端

2019-09-10 20:25杜春燕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多元化发展蚕桑创新

杜春燕

【摘要】: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祖先早就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养蚕,距今已近有5500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我国的“蚕桑”养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想要持续发展国的“蚕桑”养殖就要不断地创新技术和经营模式,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现代蚕桑多元化发展与创新方式和为什么要持续发展桑蚕养殖的问题。

【关键词】:蚕桑;多元化发展;创新

浪漫主义哲学,最早似乎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哲学,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映了人类企图摆脱自然界支配而独立的浪漫意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则是对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压抑人性的强烈抗议。但作为一个哲学流派,近代浪漫主义的诞生却是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以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造者。”(罗素:《西方哲学史》)后来,经过拜伦、叔本华、尼采、柏格森、萨特......这个思想潮流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实质上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

浪漫主义哲学,在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派杂多,观点歧出。但概括起来,作为一个思潮,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倾向,即:在理性与感性中,推崇感性;在理智与情感中,推崇情感;在抽象与直观中,推崇直观;在自然与自我中,推崇自我;在共性与个性中,推崇个性;在因果性与自由性中,推崇自由性;在必然性与偶然性中,推崇偶然性,等等。其中,鼓吹个性解放反对传统压迫(无论是封建主义传统还是资本主义传统),是整个浪漫主义哲学思潮最具特色的积极精神。

“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人性的解放”(鲁迅语),“究以敢与社会宣战之伟大个人为至要”(陈独秀语),“反抗既成道德,反抗階级制度,反对既成宗教”(郭沫若语)五四启蒙思想家们正是从尼采、拜伦、歌德这些浪漫主义思潮中,抓住了这一哲学流派的精髓,积极鼓吹个性解放,奋力反抗封建主义传统,使十九世纪以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歪曲的浪漫主义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大地上仍然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五四”是中国社会的启蒙时期,而浪漫主义是启蒙思想家们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之一,正如李泽厚所说,启蒙和救亡是“五四”时期的时代主题,两者相互促进而又常常此消彼涨,事实上最后也是以救亡压倒启蒙而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纷至沓来的各种西方思潮中,浪漫主义以其倡导的个性主义为改变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起到巨大的作用,尽管在明代就有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性灵说,他们都主张以“赤子之心”,从自身的性情和阅历出发,抒写个人真实的情感欲望,但最终他们的论说都被冠以异端或者邪说而被扼杀,对国人思想的启蒙作用也就微乎其微,因此,在五四时期,当浪漫逐一以其高扬个性和理想的姿态呈现在国人面前时,被压抑已久的主体性被强烈的触动和激发了。可以以为,浪漫主义是应时代的呼唤而被引介,并且在中国的传播中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变化。

纵观整个浪漫主义思潮,在不同的国度里,先后涌现了为数众多的浪漫主义作家。德国有著名的耶拿派和海德堡派,英国有湖畔派三诗人,即华兹华斯、科勒律治、骚赛,还有拜伦、雪莱、济慈等著名诗人,法国有雨果、夏多布里昂、史达尔夫人、拉马丁等浪漫主义大师,其他欧洲国家也都先后涌现了本民族的浪漫主义优秀作家。正是他们的他们的不朽之作汇聚成了狂飙猛进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尽管有如此众多的浪漫主义作家和更为众多的不朽之作,但并非所有这些作家和作品都对“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事实上,在他们之中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屈指可数,被移译的作品也相当有限。对“五四”时期中国浪漫主义的勃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浪漫主义作家有拜伦、华兹华斯、雨果、惠特曼、泰戈尔等。在“五四”运动中,受浪漫主义哲学影响最深且应用于创作中的则是鲁迅和郭沫若。

鲁迅主要受尼采哲学的影响,甚至被尊为“中国的尼采”。尼采哲学促使其不断强化对主体精神的关注,鲁迅提倡“尊个性”,要使人们各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创见,做到“个人有己”,并且认为“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鲁迅赞扬尼采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鲁迅在“五四”时期的作品中多处称引尼采、拜伦、易卜生等人的名字,并曾与一九一八、一九二零年鲁迅曾两次翻译介绍尼采的著作,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一时期的主张个性解放、提倡反抗精神,恰恰体现着浪漫主义的特质。摧毁封建“偶像”,是浪漫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鲁迅笔下的“狂人”就是一个敢向封建“偶像”宣战的英雄,他猛烈抨击了绵延了中国几千年的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一言以斥之,曰:“吃人!”(《狂人日记》)批判“国民性”,是浪漫主义哲学的又一体现。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被称为“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文章通过较为系统的评述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奇、裴多菲等八位摩罗诗人的生平、思想和主要创作,集中的阐述了他所认识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鲁迅对新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可被看作是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论纲,郭沫若系统的阐述了歌德的浪漫主义诗学。郭沫若作为“五四”新文学中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与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在众多的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中,歌德无疑对他产生了最为深刻的影响。郭沫若先后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时在《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刊载《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在文中,他列举了五点引起他共鸣的思想,其一是他的主情主义,其二是他的泛神思想,其三是他对于自然的赞美,其四是他对于原始生活的景仰,其五是他对于小儿的崇拜。他的这篇序引将浪漫主义作品协同明确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一起推向中国文坛,大大推动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大明:《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黄侯兴主编、蔡震编:《创造社丛书*理论研究卷》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7.袁荻涌:《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郭沫若学刊》199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多元化发展蚕桑创新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
中通赴美上市探究
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试析网络时代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