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9-09-10 19:56樊蓉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思政政治

樊蓉

【摘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学术界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网络工具论”到“网络社会论”。但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开始面临需进一步研究的新情况。

【关键词】:网络 思政教育

一、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的多元化

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一定的地位上的对立性,教育者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界限没有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那么固定与明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更加突出,甚至有时候双方的角色还会相互转化。

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转向网络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呈现了多元的变化,以更好的适应网络化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也从专兼结合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专业教师参与的全员育人模式。多数高校都推行了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组建模式。优秀教师、社会精英、学生骨干的加入丰富完善了思政教育队伍,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从“单一主体”向“双重主体”及“多重主体”转变,师生共同育人的格局逐渐形成,逐渐构建起了“全员育人”体系。

(二)内容的复杂性

网络不仅是世界级的信息资源宝库,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所。网络背景下,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沟通和传播,大学生也更加容易的接触到不良的信息,收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更加严峻,一些网络信息轻而易举、不知不觉的会被大学生接触到,这就会增加大学生思想疑惑和混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初期是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中心,以应对网络的负面信息。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的正面效应不断呈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不断觉醒,网络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强调要趋利避害,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设定方面也开始转向网络人本教育为主。

(三)方法的多样性

互联网的及时快捷、自由开放、交互共享等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提供了主客观条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利用网站、电子邮件等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宣传与教育。随着新兴网络工具的出现,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増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又提供了新的工具。微博、QQ 和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网络发展不同阶段取得的技术成果会影响该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的出现和应用,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变得多样化。

二、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

(一)网络环境发生新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每个人都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者,网络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互聯网的一份子,谁也不能从网络环境中隔离。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来到了大数据时代。不知不觉,我们都已经身处其中,这个改变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大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在这种环境变化之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教育理念有待创新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带动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的全面创新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本质上是在网络环境下做人的工作,根本目的在于育人。随着网络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平台和载体,也发展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更便捷,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内容、方式更加现代化。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让日常交流更便捷,増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社会化程度和创新性。

如今,网络技术发展更为成熟,网络的影响更加深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网络时代特性适时转变理念,结合网络实践不断演进、提升育人理念,从新思考“谁来教?怎么教?谁来学?怎么学”等问题。

(三)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提升

大数据已经进入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效果,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它可以更加全面的整合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形成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它也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开放、互动、快捷让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习以为常,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使得他们更是成为了网络群体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教育管控的手段就已经不再适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了,“防、堵、管”等被动手段应对网络负效应已经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反而还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越来越多的群体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声,大学生也更加注重自己话语权,他们更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对话,更需要及时获取信息,而且他们也会更加主动的去寻找信息。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飞速的,从网络只是一个连接工具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也只不过是 20 几年的时间,而每一个阶段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越发展到后面,技术越先进,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影响也越深入。高校也需要一个了解、适应、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教育者也需要丰富教育信息内容,完善教育方式方法,进而与大学生需求相对接。

参考文献:

[1]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0).

[2]张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亚太教育,2016,(04).

[3]张世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3).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政政治
品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办公室政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