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群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立足实际生活、创设情景,依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热情等方面谈谈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促进语文写作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策略
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苦恼的事情。另外,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陈旧,没有足够重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对写作教学抱着轻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对学生写作要引起足够重视,采用有效策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足实际生活,创设情景
写作来源于生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五官去感知和认识事物,鼓励学生写出对事物和事件的真情实感。学生对围绕自己生活相关的文章感兴趣,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例如,在讲授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野外考察,让学生根据课文描绘和自身对秋天的观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或者自然景色。例如,在学写议论文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学生们如何看待“TFboys”这一现象,请同学们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这一现象的理性思考。由于这个话题取材于生活,TFboys这个组合学生都不陌生,并且“追星”这件事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很多小学生的身上,学生对这一讨论话题会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写作时不用担心无话可说,反而会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
二、依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我国的传统诗歌和散文向来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通俗的文化方面教学,让学生把这些文化知识用于写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扩大写作范围和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古诗文方面的教学,推动语文写作教学改革。
例如,在进行《题西林壁》这首诗歌的学习时,除了讲解这首诗歌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等,同时進行拓展延伸阅读,向学生补充苏轼的其他一些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补充战国时期秦国企图吞并其他国家,当时秦国周边的一些小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将直接影响到该国命运的生死存亡,让学生掌握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还可以讲述《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和典故等,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三、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热情
随着科技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集图片、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媒体,可以营造出更具体感官的教学情景,将各种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从而创造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启发学生更好的写作。
例如,在围绕自然这个话题进行写作时,许多学生因为缺乏观察和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而无从下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风景秀丽的风光的视频。以《火烧云》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火烧云颜色和形象变化的特征,通过制作动画以动态形式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展现出来,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火烧云之美。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锻炼学生观察自然和认识自然的能力,具体感知课文中的文字美、画面美,提高学生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也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帮助学生写作。又如,以《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风、水、动物声音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制作动画以动态形式将大自然中风、水和动物不同的声音展现出来,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自然声音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具体感知课文中的文字美、画面美,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学会对自然的热爱。
总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为学生增加情感体验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为写作增加素材。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水平。最后,教师要将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形式将有趣的图片和视频等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融入到写作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张秀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102-104.
[2]陈寿宗.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