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犀
摘 要:初中数学相比较前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其知识连贯性与学习深度都有较大提升。学生若想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积极创建问题情景,活跃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再通过讨论或者向教师提问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从问题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而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主要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相应的解答,而学生则很少提问,这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提问,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会的问题长期累积下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且部分地区的数学教学还在贯彻应试教育的思想,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多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的教学,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主动学习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营造轻松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敢于提问
在过往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课堂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往往会表现的比较严厉,树立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纪律的良好,但这也使很多学生由于畏惧教师的威严,害怕收到批评,而不敢提问,从而导致问题意识淡化。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压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善于倾听学生们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革新,塑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敢于提问。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讲完性质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针对不规则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提出几个问题。教师在这时可以进行提问示例,比如教师可以先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再让学生们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始提问,让学生以提出问题为荣,而不是为自己提出问题而感到羞愧。同时可以提出要向提出问题的同学颁发神秘奖品,让学生们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问题的提问,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学会对事物进行观察,这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具备的一个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提问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思考,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辅以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找到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HL直角三角形判定五种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画图验证,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角角角”的方式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们动手画图。学生们通过观察得到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其三个角一一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再通过学生画图进行验证得出,若没有规定其一边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可能角相等,而边长不相等,故了无法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三、积极开展思维训练,成就学生学有所问
为了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进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训练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用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向进行问题提问。让学生能够从训练中做到突破思维定式,对事物能够提出多方面的合理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从自己日常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困惑,提出自己的问题。不怕知识有不会,就怕不知道哪不会。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其通过小组讨论拟确定正方形的相关性质。然后让各个小组将各自组内的结论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其进行作答。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提出的结论、问题及回复进行总结整理,挑出错误的结论给学生解释为什么错误,并带领学生对正确的结论进行验证。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提问意识,让学生学习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营造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现状,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不因为自己有问题而感到羞愧,使其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在课堂上创建相关场景,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积极在班级中开展专项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待问题刨根问底的净胜,让学生能够从训练中做到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成就學生学有所问,从而达成对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22):28+30.
[2]王文明.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