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兰
摘 要:就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课本上名家名篇意蕴深厚和初中学生生活经历较少的问题,其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面对这个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手段。这一教学方法将学生对知识的基础认知环节放到了课前预习中,强调在课堂上要将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基础,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体悟,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成长和提高,以往教学模式中只专注于机械性背诵记忆的那一套已经不再使用,急需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出现在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学的视野中,并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教师们的青睐。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课堂教学的作用应该是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帮助学生感悟文章深层内涵;而基本的知识认识应该由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完成。这样一来,教师辅助学习的优势就能够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一、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做好课前预习规划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前预习环节重视起来,并根据将要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做出合理的预习计划。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环节不再承担基础知识认知的功能,这就使得课前预习的质量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给予课前预习环节足够的重视,根据课堂教学的规划,为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计划,规定好学生要预习的知识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课堂上要将的内容为学生做好相应的预习计划。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对文章中的基本字词做到熟悉,并通过反复阅读来找到作者的观点及论据,简单总结一下文章的结构。这样一来,这些基础的认知都在预习环节完成了,等到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直接展开“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利用先进电教设施,创新课前预习方式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还要在重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课前预习的方法进行创新。由于初中学生的能力问题,即使教师做了详细的预习规划,依然不能保证学生预习效果的理想化,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设备来为学生的预习进行一些辅助。教师找一些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来提供给学生在预习时阅读,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向学生制作一个引导性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个视频来了解自己需要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哪些内容,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比如,在《岳阳楼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关于范仲淹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的视频来供学生们在预习时观看。学生通过对这一视频的观看就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所處的糟糕境地,这样一来,当学生阅读文章时就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范仲淹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而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在课堂上跟随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文章理解时就会容易多了。
三、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作用,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论学生预习环节的准备多么充足,终究还是要落到课堂教学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了整个语文科目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改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承着翻转课堂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和思维培养上,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展,获得更多的知识。
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既然学生已经在预习阶段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了解,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容学习。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对作者在文章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看一看作者是如何鲜明地刻画出“我的叔叔于勒”、“父亲”、“母亲”等人的形象的;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对文章背景的了解,扩展性地讲一讲作者的生活年代及其写作风格的形成,推荐学生一些作者的其他书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作用,首先要重视课前预习环节,为学生做出具体的预习规划;其次要利用电教设备,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最后则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把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5):356-357.
[2]蒋京碧.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