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素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人民的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不可少。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尽可能多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推陈出新。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类比迁移;小组合作
创新思维就是用新颖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局限性,从而提出独一无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種途径,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类比和迁移,打造合作探究式课堂,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往往难以跳出常规的思维定势,再加上由于“从众心理”,当老师提出了一道新的问题,某位同学率先给出常规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了肯定,以后大家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会习惯于用此种方法解题。所以教师应在课堂多加引导,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四则运算法则之间是有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可以转换成多个数相加。当学生已经学过了加法运算后,在引入减法运算时,提出117-9可以连续减多少个9?要求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而不是直接问学生多少个9相加能得到117。接着提出9 x 13等于多少?引出乘法运算的定义。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理解,又做到了思维的求异性。
二、引导学生类比与迁移,培养创新意识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作用在于不断推进知识间的联系,先学的知识为后学的知识做准备,后学的知识又反过来作用于先学知识,这些知识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贯彻新课程标准,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创新要求。类比方法是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类比,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联系”在哪里,新知识“新”在哪里,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整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知识来展开。像教材上的例题3.6x8=(),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忆36x8应该怎么算,学生回答说个位十位分别与8相乘,逢十进一。之后教师再提问:那么大家想一想,3.6x8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算法呢?接着教师再深入提问:如果36x8和3.6x8的算法大致一样,那么3.6x8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我们都学过小数的加法,4个1.4相加能变成5.6,小数点点在了多出来的0.6的部分。那么这道题小数点是不是应该点在8个3.6相加多出来的0.8的部分呢?”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如果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就能够想到新的解决方案。
三、打造合作探究式课堂,碰撞思维火花
所谓合作探究式课堂,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及时了解他人的想法。小组成员相互学习与探讨,可以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或多种解题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出具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应用题,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且对提出最多种思路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比如,一个榨油厂用0.1吨花生可以榨0.025吨花生油,照这样计算,用0.4吨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吨?解法一:0.4÷0.1 x 0.025,先求出0.4吨里有几份0.1吨,再乘以一份榨出的花生油。解法二:0.025÷0.1 x 0.4,先求出每吨花生能榨油多少吨,再求0.4吨花生能榨油多少吨。解法三:先求出榨一吨油需要多少花生,再求出0.4吨占需要花生的比率,这个比率就是能榨出的油占一吨油的比率,从而求出问题答案。一个人也许想不到这么多种方法,但小组合作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合作探究式课堂的提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成绩。
总之,就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关键。数学领域的进步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而且数学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若能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必将节省资源与人力,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只有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国民创新力、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黄颖. 论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J]. 考试周刊, 2011(7).
[2]谢传定. 类比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6).
[3]粟华.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47):132-133.
作者简介:刘瑞芬(1982,6),女广州番禺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湖洲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