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珍贞
摘 要: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层出不穷。微课的出现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转变了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化。将之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起来,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望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概念讲解;例题教学;课后复习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制作设计完成的微型授课视频,它一般在5到10分钟内,能够针对某一细小的知識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武器,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势还在于它本身有着传统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传播路径和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将微课的课堂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在概念讲解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概念的讲解是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因为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加上部分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使得学生难以对数学概念做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并强调这些概念,学生的学习效果仍旧不甚理想。而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从而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直观认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例如,以“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线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一形象,运用动画演示的形式将这三种不同的线展示出来: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保持不变时,此时是线段;当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伸时,此时是射线;而金箍棒放置于空中向两端无限延伸时,此时是直线。在直观展示的过程中再加上生动的讲解,便能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如此,通过运用微课进行概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所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好了基础。
二、在例题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借助典型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同类习题的解题方式和技巧,从而借助知识迁移能力实现自身解题能力的提升。然而习题的选择和讲解是比较费时费力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而微课则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典型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为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以“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为例,勾股定理的验证一直是数学中的典型习题。为了增强学生对解题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演示如何用面积法来验证勾股定理,即任意确定两条线段a、b,并分别以a、b为直角边画8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斜边设为c,之后分别以a、b、c为边长画正方形,这样得到8个直角三角形和3个正方形。将这些图形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两个大的正方形,并通过计算这两个正方形面积相等来验证勾股定理。利用微课将图形的组合拼接过程、具体的验证过程呈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具体解题过程和技巧的认识。如此,便使学生对典型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复习效果
微课的便利还在于它具有随时播放等功能,这就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它能够有效解决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这一难题,使学生体会到最完美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微课在复习环节的应用,从而达到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优化学生复习体验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全等三角形”这章节知识的教学为例,我在复习环节制作了关于本章节知识的微课,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进行复习。在微课中将本章三个小节的主要内容以导图的形式罗列了出来,让学生在导图的指引下结合课本进行复习。微课还对本章节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回顾,并配上相关的习题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如此,便使学生领略到了良好的复习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复习效果,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总之,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微课的课堂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构建高效化的教学课堂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杜发明.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
[2]彭伟坚.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上半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