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姝婧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备受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民在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消费状况也有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居民消费水平低迷,消费质量欠缺。本文以中国农民消费整体情况为例,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多方面探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与影响机理,并提出有效建议,以期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我国也在不断增加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在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同时,消费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农村居民無论是在消费水平还是在消费结构上均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用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性支出占绝大部分,而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型支出则寥寥无几,消费水平相对低迷,消费质量欠缺。
由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与人类福利密切相关,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的增长也是刺激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因此,本文以中国农民消费整体情况为例,选取2000—2016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多方面探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与影响机理,找到长期制约农民消费水平的原因,然后提出有效建议,以期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这对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备受国家重视,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低迷也是限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对农民消费行为的研究,部分学者注重分析我国农村消费现状:高志敏、彭梦春(2010)详细分析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限制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商品市场环境欠佳,农民消费观念落后等,并提出合理建议。田珍、史运、黄心蕙(2017)则从市场营销角度出发,从产品生产、价格制定、促销渠道、物流流通四个方面提出扩大农民消费市场的策略。还有学者从现有数据出发,建立计量模型探究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孙文凯、百重恩(2008)以1986—2001年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为例,得出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教育程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农村家庭人口增加则对消费有负向影响。姚明霞(2009)对1978—2007年间中国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农村人口规模、财政支农支出、第一产业产值、农民受教育程度均对农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从消费视角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策略。
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中国农村消费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水平的因素众多,作用机理复杂,国内外文献选取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统计口径,不同时间范围和地点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无法准确描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和影响机制。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以中国农民整体为研究目标,以最近16年的官方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收入水平、人口规模)、政策因素(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农力度)、教育水平等等,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探究与分析。
三、模型设定
(一)影响因素分析
1. 农村人口规模
一般来说,农村人口规模会对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有一定的影响,农村人口总量增加,农民家庭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运转所需要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就会增加。根据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看,从2000年到2016年,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中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关。
2. 农村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基本直接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民能否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支出,以及是否可以负担更进一步的发展型消费,直接反映农民的劳动成果和生活水平。本文采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
3. 第一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第一产业的产值,这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性消费支出。从相关数据来看,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基本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14717.4亿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63670.7亿元。
4.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5. 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地区多数教育资源匮乏,农民视野狭窄,无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导致对品类繁多的消费积极性不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农民视野,刺激农民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方面的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技能是重中之重。
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情况
打工和种地仍然是目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农民尽管收入增加,但由于肩上沉重的家庭负担,消费行为仍需非常谨慎。因此,农村惠民政策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
(二)模型设定
根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定,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四、模型估计与调整
(一)初始模型
由Eviews分析结果可得,初始模型为:
Y=-1209.512+0.007308*X1-1.641460*X2-0.044635*X3-0.081148*X4-(2.44E-05)*X5-342.2077*D1
(2985.885) (0.034503) (0.203968) (0.094087)
(0.036124) (3.55E-05) (210.0418)
R2=0.998474 R2=0.997559F=1090.576D. W=2.696669
(二)模型检验
1. 統计检验
可决系数R2=0.99755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F检验:F=1090.576,大于临界值3.09,且其伴随概率值为0.000000,也明显小于α=0.05,说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中:只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和财政支农支出(x4)的t值的绝对值大于1.740,说明这两个参数对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Y)有显著影响。其他的参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Y)均无显著影响。此外,用t检验检验虚拟变量参数的统计显著性,说明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有显著影响。
2. 计量经济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设置的模型中有六个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相互作用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因此,每个解释变量之间均可能存在相关性。首先,本文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矩阵,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结果可以看出,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于1,说明各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接下来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
①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观察相关系数矩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军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995265,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且根据经济理论,居民消费水平主要也是由收入水平来决定。故先建立Y与X2的一元基本线性回归模型。
②逐步回归
将其余的变量逐个引入模型,经过反复的引入-检验-剔除,最终确定理想模型为:
2=-6856.748+0.069611*X2+1.470445*X1-(5.33E-05)*X5-617.5355*D1
(1963.058)(0.024704)(0.182576)(3.04E-05)(171.8936)
R2=0.997624 R2=0.996832 F=1259.436 D.W=2.078867
③统计检验
判定系数:R2=0.995068,表明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F检验:F=874.2457,查表得临界值3.09,远远大于临界值,其伴随概率0.000000也远小于α=0.05,模型结果显著。
T检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农村人口规模(x1),以及国家对农村普通中小学投入的教育经费(x5)的t值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740,表明这三个解释变量与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Y)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2)自相关性检验
①DW检验
②偏相关系数检验
对修正模型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验,所有滞后期的偏自相关系数直方图均在虚线内,模型不存在高阶自相关。
(3)异方差检验
对修正模型进行White检验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White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2059,在给定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模型结论
1. 最终模型
t=-6856.748+0.069611*X2+1.470445*X1-(5.33E-05)*X5-617.5355*D1
(1963.058)(0.024704)(0.182576)(3.04E-05)(171.8936)
T=(-3.492891)(2.817843)(8.053894)(-1.750879)(-3.592544)
R2=0.997624 R2=0.996832 F=1259.436 D.W=2.078867
2. 模型结论
(1)显著影响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变量有4个:X1、X2、X5、D1。即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增加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X2),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D1)对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着更显著的作用。
(2)对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的变量有2个:X3、X4,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值对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影响不显著,但从一般调查结果和实际经济意义来看,这两个指标均应对农民消费水平有一定影响。可能是数据搜集的局限性或者是模型设立问题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还存在一些改进空间。
五、扩展农村消费市场策略建议
(一)增加财政支农力度
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强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与倾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增加农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民消费结构。
(二)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农村居民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环境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也导致了多数农民眼界狭窄,无法跟上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不仅缺乏生产进取精神,而且消费观念落后,不敢花钱也不会花钱,导致农村消费水平持续低迷。
因此,农村地区消费情况的持续改善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基础教育方面首先要完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然后可从城市适当转移部分优势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的相对公平。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政府可拨出部分专项资金,对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一些生产技能的培训,改进以前落后的生产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使生产更加高效。
只有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才能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展现一个新的生产和消费面貌。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力度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而社会保障的三个主要方面就是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有效减轻农民肩上沉重的家庭负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刺激消费需求。
1. 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定统一、规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专项资金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农村中依然普遍存在,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农民更加担心“因病致贫”的发生。农民往往选择增加储蓄,减少生活性消费支出来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天价”医疗费。因此,必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升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使农民能“看得起病”,从而减轻疾病给农村家庭带来的负担,刺激农民日常消费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外出闯荡”,农村“留守”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减轻儿女的生活负担,间接提升农民家庭的消费能力,政府应努力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從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市场环境比较混乱,商品种类较少,质量良莠不齐,安全得不到保障,且由于长期贫困,农民消费观念普遍落后,舍不得花钱,尤其是“发展型消费”支出长期低迷。
1. 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
首先要加快农村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建设,企业可根据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重点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与服务,刺激农民的消费热情,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积极开展家电三下乡、汽车三下乡等促销活动,或者政府资助一些国民度较好的品牌在农村地区开设加盟店,适当降低价格销售给农民;此外,在农村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将电子商务配送范围逐渐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使农民网购更加方便快捷,他们也能接触到种类更多,价格更优惠的电商产品。这些措施都能改善农村落后的市场环境,促进农民消费增长。
2. 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农民消费水平持续低迷,与多数农民落后的消费观念也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农村居民一味追求勤俭节约,只购买廉价质量较差的产品,舍不得多花钱。但低水平的消费也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地政府应大力宣传新时代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鼓励农民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适当追求产品质量,以提高农村家庭生活品质,拉动农村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咏梅,方庆.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探索——基于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型贫困的调研[J].教学与研究,2017,(4):23-32.
[2] 姚明霞.中国农民消费贫困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9).
[3] 杨辉,李翠霞.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J].经济纵横,2014,(2):73-77.
[4] 孙文凯,百重恩.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5] 田珍,史运,黄心蕙.扩大农村消费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80-87.
[6] 高志敏,彭梦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商业经济,2010,(24).
[7] 陶浪平.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