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在这个阶段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在讲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胞们提供有效地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策略
所谓问题解决能力就是一种能够独自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生活,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更好,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正是处在改革的阶段,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被应用于教学中,但是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虽然采用了新兴的教学方法,但是对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认识不足,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教学改革,而根本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不到培养。另一方面,不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本来就枯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動的探究数学、学习数学,从而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将情境与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提升学生的能力。
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开始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小明和小红一共有一个苹果,现在他们用水果刀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半,请问其中的半个苹果是整个苹果的多少?”因为笔者所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愿意积极的进行思考并进行问题的回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笔者并没有急着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向学生讲述了有关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概念了解其中的正确答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成功的探究出了二分之一这一答案。笔者认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提升了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因此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实,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汇总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考虑到本课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开始时,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向学生布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布置完学习任务后,笔者便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任务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探究数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在学生进行完小组交流后,笔者便对学生所探究的数学知识进行检查和评价。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成功的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提升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科技的发展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更好的思考问题,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上。在教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便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会向学生讲授本课的基础数学知识。然后,笔者便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数学题,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会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优化题目向学生反复提供那些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综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探究多种科学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升其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钱勇.追求技巧还是发展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价值思考[J].成才之路,2009(01).
[2]孙广林.刍议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J].才智,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