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霞
【摘 要】目的:评析MECT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110例在我院就诊的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进行分组处理,共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MEC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时的PANS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周时的PAN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和MECT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均有着较好的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但应用MECT在患者治疗中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MECT;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不良反应
精神障碍是指引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所导致的行为、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1]。在临床上,大量精神障碍患者会均会出现妄想、幻觉、自言自语、行为怪异和抑制减退等症状,患者缺乏自知力。大量研究发现,某些精神障碍与违法犯罪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约有30%左右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暴力倾向或行为,犯罪风险相较于正常人高出4倍以上,部分伴有人格障碍或药物依赖的患者甚至要高出10倍以上,是社会治安的潜在威胁[2]。为此,我院深入研究了MECT在肇事肇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并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治疗方案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了比较,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10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进行分组处理,共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5.76±3.6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84±3.22)年。对照组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17±3.56)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93±3.17)年。组间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差异无意义,P﹥0.05,符合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标准。
1.2 方法
1.2.1 改良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a convulsive Therapy,MECT)
选用美国醒脉通Ⅳ型治疗仪,患者治疗前去除眼镜及义齿,并松开衣领、裤口和裤带,行保护性约束,在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注射1mg硫酸阿托品、10mg依托咪酯脂肪乳、2ml氯琥珀胆碱。药物注射完成后予以患者牙垫,进行通电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四肢肌肉痉挛情况。通电治疗完成后利用活瓣气囊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直至患者自助呼吸恢复,完成治疗。
1.2.2 常规药物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者肌注氟哌啶醇,5mg/次,1次/d,持续一周后转为口服。
1.3 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和两周时均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精神症状评定,该量表23-161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震颤、嗜睡、静坐不能、肌强直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指标差异采用X2进行检验,PANSS评分等计量指标则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比较
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处理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时的平均PANSS评分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时的PANSS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在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前提下违反行政法规、刑法或存在其他威胁社会治安行为的精神病患者[3]。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MECT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第一周PANSS评分同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第二周时观察组PAN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说明MECT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临床研究发现,MECT治疗能够通过短暂而适量的电流对患者大脑进行良性刺激,从而帮助患者控制行为异常和暴力倾向等精神症状,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减轻[4]。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证明MECT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物和MECT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均有着较好的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但应用MECT在患者治疗中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萍,戢汉斌,戢秋明,陈红源,李明超. MECT治疗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133-136.
[2]戢秋明,李明超,苏邹,陈千. MECT治疗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8,(24):91.
[3]周建清,高海.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及护理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3):57-58.
[4]马显明,史欣慧,黄龙辉,冶春莲,张晓萍. 易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观察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