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学习字义、词汇等基础知识,还要研究文章的情感精神、写作技巧等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要提升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将信息化资源引入课堂,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本文就丰富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良好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丰富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感悟文章的情感和精神,并且通过吸收这些优良精神来促进自己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搜集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使学生在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1 丰富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内容
当前社会网络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信息化资源更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化资源,将其与语文教材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本知识以外,还可以拓展延伸,学习更多方面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促进学生语文素材的积累。
以《桂林山水》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要体会到作者对于桂林山水的热爱,同时要掌握作者描写桂林山水时运用的写作技巧。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给学生展示一些桂林山水的照片,使学生从照片中感受桂林山水的清、绿、奇、秀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资源给学生展示桂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使学生不仅仅从书上了解桂林的山水之美,还可以从网络上了解桂林的人文之美。自古以来桂林山水就一直被文人墨客作诗称颂,教师可以将这些优美的诗句展示给学生,像韩愈的“水作轻罗带,山如碧玉簪。”通过充分的利用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填充的足够丰富,使学生在学习完课本知识之后,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相关的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创设课堂情景,灵活教学模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是要学生主动探究文章中的精彩之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创设相关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以《童年的水墨畫》为例。这首诗描写了童年的一些事情,学生要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对于童年的回忆与热爱。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听一听,看看学生都听到了什么样的童年场景,还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记忆最深的童年趣事。这首诗还要求学生掌握诗中的意境,像“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为了使学生了解这种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然后展示给大家看,也可以从网上搜集像当时年代的一些视频片段,里面展示了儿童童年时候做过的事情以及当时的景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中的韵味。教师将信息化资源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感受文章的意境与美丽,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于一切新奇的事物保持好奇心的阶段,教师要充分的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通过鼓励等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始终对于学习保持新鲜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课堂,通过不同的形式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青蛙小时候的模样,使学生了解到青蛙幼时的蝌蚪形象,但是这篇文章又是以比较曲折、趣味的笔触写出来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也要注意文章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最经典的水墨动画片中就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这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以美丽的场景、动人的画面而著称,而这种场景也会吸引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并且更加认真的去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场景,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与学习的热情,最终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品质,可以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识,使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通过给学生创造情境,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精彩与美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汪万军,刘庚.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2016(19).
[2] 李鸿科,靖国平,张晓淋.基于“娱教”思想的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02).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马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