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中“一物多玩”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22:25目锐志
学业 2019年8期

目锐志

摘要:“一物多玩”是幼儿节奏活动中历久弥新的课题,即从一个物体出发,寻找各种不同的玩法。要有效地指导幼儿的“一物多玩”除了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巧思秒想,还需要教师抓住想象的翅膀,随时随地的开拓创新,幼儿之间探索的好玩法、新玩法,也需要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丰富“一物多玩”内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节奏活动;生活乐器;一物多玩

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幼儿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也是接受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孩子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材料的可变性是引发幼儿“一物多玩”的物质前提。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自由组合、创造。除此之外,废旧材料和半成品材料,这些可变的材料也能扩大孩子们创造表现空间。

一、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制作生活乐器及本土乐器

要提高音乐节奏活动中“一物多玩”的有效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活动观,认识到“一物多玩”能给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满足幼儿学习的兴趣和需要。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与幼儿相互合作学习,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我们组织开展了《寻找身边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收集生活材料并制作生活乐器。

以及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收集制作的“乐器”:用小簸箕自制的“簸箕手摇铃”;用竹子做的“响啪”;用竹子做的“木敲琴”;用手套做的“手套铃镲”;用在纸杯里放入不等量的细沙,用气球做鼓面,做出了“七彩气球鼓”;用大小不一的塑料纽扣做的“纽扣碰碰”;用不锈钢管做的“风铃音树”等等……老师们积极组织、孩子们动脑动手、在合作与分享中体验着创作和“变废为宝”的快乐。

二、探索生活乐器,进行一物多玩的探索与实践

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樂器之一,我们也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有铃鼓、碰铃、大鼓、三角铁、沙锤等等。这些乐器演奏方法简单,音响效果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选择几种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但是,这些常规乐器对孩子节奏感固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我们也不能丢弃生活中的“乐器”。其实,孩子对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兴趣,“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用身边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声响成为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这个“简单的乐器”,可以是铃鼓,当然也可以是孩子经常看到接触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甚至是一张纸、一个塑料袋等……

尽管这些自制乐器的音色并不如专门乐器来的动听,但是这种来源与生活的创意一定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一次开展音乐节奏活动时,这个“小小演奏家”的人气总是最旺的。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成人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掉,但是天真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生活的秘密并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该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演奏了,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天堂。

三、结合幼儿在生活中的兴趣,提高学习节奏的积极性

通过“一物多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幼儿的指导,让“一物多玩”发挥真正的实效性。对于低龄段的孩子可以结合声势律动:点头、碰牙、弹指、弹舌、绷唇、跺脚、拍肩、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在此基础上融入探索“乐器”一些简单的、不同的玩法,让孩子感受节奏的美妙;高龄段的孩子发散性思维飞速发展,给出的答案常常不拘常规,寻求变异。成人给出的材料、信息不同,孩子便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大班音乐节奏活动《玩转报纸》为例:

根据音乐《拍蚊子》的结构特点,该音乐节奏节奏特点鲜明,前半部分节奏欢快,后半部分出现以延音、顿音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幼儿可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探索出“一物多玩”的乐趣。

第一环节,引入情境,感知、发现音乐的不同特点。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蚊子是孩子们生活中日常非常接触到的,由此引出主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知音乐的旋律特征。

第二环节,随音乐表现,探索声势律动。在乐曲前半部分节奏欢快幼儿探索出点头、转手腕;后半部分的延音表示蚊子来了;最后一个顿音表示拍打蚊子。让孩子们大胆表现拍蚊子的动作,如:拍、抓、挠、搓的动作。并与乐曲合拍,不同的旋律部分变换不同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第三环节,拍蚊“法宝”——报纸的出现,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他们自由探索玩奏生活“乐器”,报纸“一物多玩”的玩法。

第四环节,与音乐合拍,感受音乐特点玩奏生活乐器——报纸。

四、将音乐领域的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情境,巧妙的融合。

成功的音乐教学设计能将音乐领域的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情景巧妙地融于一体。我们在实践中边思考边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运动中感受节奏,通过拍高球、拍低球调整拍球的速度,在拍球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快慢;还可以进行“走和跑”的游戏,幼儿站在圆圈上,教师站在孩子们的中间每敲一下小鼓,幼儿就走一步,当鼓声停止,幼儿也停止动作。渐渐的,孩子们可以完全听鼓声的指挥,教师的鼓声也逐渐加快,当他们由于鼓声过快而不能继续走时,就会不自觉地跑起来。在这些运动游戏中,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不断提高,对节奏活动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想用动作表现节奏的欲望也在增强。在舞蹈动作中感受节奏;只要有动作就有节奏,动作与节奏是结伴而行的,节奏形成了生活的状态。

因此,将儿童生活里的流行元素投入到节奏教学中,必将激发出孩子无限的兴趣。这同时也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时时观察留意有关于孩子的最新动态,并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关注孩子的关注点,让节奏活动充满新鲜感,这也是让孩子爱上节奏乐的方法之一。

总之,如果能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掘节奏活动的素材,让节奏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发展,又回归于生活,幼儿园的节奏活动一定能充满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