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明
摘要:我省高考改革即将实行,高一新生将面临选科学习,学生运用政治预习案进行课前预习,可以对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案,并在教学中科学运用预习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预习案;设计;政治教学
“預习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预先学习方案。高中政治知识的专业性较强,对解题的规范性要求严格,如何科学设计预习案并有效利用预习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预习案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按照“教育实践的逻辑”,[1]预习案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政治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许多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就有丰富的政治知识,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低碳环保问题等。教师通过将预习案与微课等形式深度融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有意识地穿插符合学情的时政要闻,或提出一些生活中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思辩,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预习案的信息容量大,灵活机动,能够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趣味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预习案设计中包括案例分析、学法指导、相关链接、热点名词、真题回放、解题方法及技巧等版块,这些内容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特别是住宿生)资料来源少、时间紧的问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根据“预习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例如: 预习案中对本课时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解读,编排有针对性的例题及练习题,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扩展,链接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预习案”他们可以根据“预习案”的引导,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预习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案的设计及其运用的主要目是促进学生通过预习,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获得提高和发展。在预习案的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例如:学生打开预习案,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典例精析等,一目了然,在学习中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将若干个“预习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果。
通过运用“预习案”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预习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学生在自学、讨论、启发的程序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增强学习的能力。
三、预习案的设计要注重多元化作,提高教学实效
针对不同模块类型知识的学习,要考虑设计多元化的预习案。例如:针对高一《经济生活》知识模块,在设计预习案时要考虑到高一新生的学情,多结合微课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表格、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生活与哲学》知识模块,预习案的设计中要对相关名词,哲学原理的解释做详细说明,以及在生活中的现实体现,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含义,进而灵活应用。
政治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知识联系特别紧密,高中政治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有政治知识的综合汇总能力,而不是单一的掌握其中的某个知识点。预习案是将知识汇总,明确其中联系的最好的工具。为帮助学生构建起不同知识板块的知识体系,在设计预习案时可以运用图表、树状知识体系、微课资源包、图片等灵活多变的多元化形式,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汇集成完整、系统的模块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在归纳和总结分析中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四、预习案的设计要整合教材内容,组织好课程资源
预习案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能力发展,自我逻辑思维培养,自我模仿能力培养,自我探索发现,实现一定程度上知识的自我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学习能力,而教师则以重点的精当的指导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要求。一节优秀的预习案应该能够紧扣课标,开阔眼界;重视学法,培养能力;面向全体,层次多样;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按照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中要整合教学资源,“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教材”,[2]在设计预习案时要细心选取对教学有益的生活教材,将课本教材和生活教材精心整合,综合运用。首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钻研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思考。明晰高考考点,考试定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向生活中渗透,将教材理论与时政热点以及生活素材及时对接、高效融合,将宏观的知识体系归纳成系列专题,整体构建,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从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例如:针对《生活与哲学》知识模块,可以按照唯物论、历史观、联系观、矛盾观、发展观等专题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整理;针对《经济生活》知识模块,可以按照市场、消费者、政府等以主体为线索整理形成系列专题;针对《政治生活》知识模块,可按照公民、党、政府、国家等主体为线索形成系列专题。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
科学设计并运用预习案,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及时回收预习案,及时反馈了解并调节学生学习状态,注重构建教学情境,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教育研究,2006年版
[2]清水厚实,教师的教材观及教材利用观。北京:图书教材研究中心,1985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