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剑 韩继
摘要:文章从城市综合管廊与公路分开建设的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城市综合管廊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以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依托,对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探讨。关键词:公路建设;综合管廊;应用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j.cnki.wccst.2019.08.039
文章编号:1673-4874(2019)08-0142-03
0引言
城市综合管廊是以道路下方的空间为载体,将各种工程管线进行集中布设,以此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综合管廊需要在地下进行修建,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与城市公路建设相结合,通过有效地协调,能够避免彼此冲突、干扰的情况发生,这样可以确保综合管廊和公路建设的有序进行。借此,本文依托柳州市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项目,对综合管廊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1城市综合管廊与公路分开建设的问题分析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投资大,而且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由于综合管廊需要在道路以下的空间中进行施工,如果将综合管廊与城市道路分开建设,则会引起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增大建设成本
通常情况下,城市综合管廊在地下的埋设深度为8~10m左右,为确保管廊的顺利施工,基坑的开挖深度一般都在10m以上。如果道路修建完毕后,再对管廊进行支护与开挖基坑,一旦控制不到位,极可能导致路面出现裂缝。为避免管廊施工过程对道路的影响,需要采取保护道路的支护方式,这样一来,会使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大幅度提升,不符合管廊建设的经济性原则。
1.2影响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由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沿线比较长,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水较高的地段。为保证管廊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前,需要采取有效的抽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从而确保管廊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在已经修建完毕的道路下进行抽降水,极有可能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1.3不利于交叉位置的施工
城市综合管廊在规划路口及每间隔一定的距离,都会有支线管廊从道路中穿越,雨水管线、排水管线等也都存在支线,这些管线势必会与道路之间存在多处交叉。通常情况下,所有交叉的位置均应当同时进行施工,如果道路修建完畢后再施工管廊,则会对交叉位置的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
1.4污染路面
城市综合管廊具有较大的断面,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方,在土方外运时,极有可能使修建好的路面被污染。同时运载施工材料的车辆由于载重较大,会对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
2城市综合管廊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在对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应用于公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时,可将重点放在两者同步实施所能产生的效益上。从整体性的角度上看,综合管廊内包含各种专业管线,管廊的修建仅仅是将管线整合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会改变管线原有的方向。而道路作为管线的载体,其与管线之间存在的关系不会因为综合管廊的建设而发生变化。所以,综合管廊可以与道路同步实施。两者同步实施可以产生出如下效益:(1)综合管廊与道路施工共同使用一个作业面,由此使得施工机械设备、人工及材料等规模效应得以充分体现,从而可以使工程建设成本大幅度降低;(2)综合管廊建设中挖出的土方可用于道路填方,不需要土方外运,这不但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土方外运的费用;(3)在两者同步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漏洞能够被及时发现,通过监理控制,可使问题在施工中得到解决,有利于优化设计;(4)共同施工可以显著缩短工期,避免了长时间施工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综合管廊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对两者进行同步实施。
3应用实例
3.1项目概况
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目标如下:以该区域土地规划布局作为核心,按市政综合管线布局,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对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进行优化配置,打造具有层次化、网络化、骨架化的综合管廊系统,借此来推动新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使城市道路下方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市政管廊项目三个统一的目标,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本次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年限从2016-2030年,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3.2具体应用
在本次综合管廊规划中,可对区域内的公路建设进行一并规划,从而使地下综合管廊与地上道路共同建设,由此不仅可以减少重复施工,而且还能避免道路施工过程对地下综合管廊造成的破坏。柳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年限为2013-2020年,在时间上与地下综合管廊近期规划时间相吻合,这为两者的统一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交通路网规划。柳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范围为城镇密集区域,具体包括市中心城区和广西汽车城、柳江县及鹿寨县的中心城区、新兴组团、东皇组团及市区的太阳村镇等,整个空间区域范围约为1500km。本次综合交通的规划期限为2020年,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可扩展至远景年,即2030年,这与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远景年相一致。本次道路规划中,快速路按照“井”字形进行规划布局,整个快速路的路网长度为128.2km,为满足使用需要,快速路的路网密度设计为0.43km/km;对城市主干路进行规划时,按“一环五射三通道”的一级主干路进行布局,主干路的路网总长度为313.8km,路网密度设计为1.05km/km;城市次干路在主干路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路网总长度为368.8km,路网密度设计为1.23km/km;支路的路网总长为936.7km,路网密度设计为3.12krn/km。
(2)道路红线规划。在本次道路规划中,新增快速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50~70m,道路横断面为四块板。这种断面形式具体是指用分隔带对车行道进行划分,使其从整体变为四个部分,它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中央分隔带,这样可以使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干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主路按照双向六车道进行设计,道路规划中新增主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40~60m,其中一级主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50~60m。断面形式有两种,即三块板断面和四块板断面。二级主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40~50m;规划中新增次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30~40m,断面形式为两块板,局部位置处采用一块板断面;规划新增支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8~24m,断面形式为一块板。
(3)道路布置。对于交通运输较为繁忙或是地下管线相对较多的城市主干道工程,应当建设综合管廊。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为主干道工程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若是能够使二者在同一时序下进行,则可以避免对基坑进行重复性开挖,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还能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对城市道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建设时间、位置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是否在同一路段上有管廊建设需求,并根据施工时间进行相应调整,最大限度地减轻彼此之间的干扰和冲突,使两者较好的对接。此外,对于尚未建成轨道的道路,如果综合管廊有建设需求,应当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各自的安全距离。
(4)中央绿化带。在柳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管廊建设道路的横断面布置进行确定。此时,可在新建道路下,对入廊管线进行规划。同时,应当在已知的道路下,對规划中新增及扩容的市政管线是否具备迁入管廊的条件加以确定。
①含绿化带的道路。在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规划建设时,如果管廊上方的道路包含中央绿化带,可以结合综合管廊的断面宽度及中央绿化带的设计宽度,对中央绿化带下方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由此能够避免在人行道下方进行综合管廊修建时,造成通风口、投料口等设施占用人行道的情况发生。
②不含绿化带的道路。对于不含中央绿化带或是绿化带面积较小的道路,可将综合管廊布设在人行横道或是侧方绿化带的下方,按照管线的综合布置形式,遵循避让的原则,将综合管廊布设在无雨水管道的一侧。
4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使交通路网的拥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在对排水、电力、通信以及燃气等管道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不需要对道路进行开挖,避免了对路基和路面结构整体性的破坏,延长了城市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道路下方的空间随之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城市用地。为此,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对综合管廊规划进行合理运用,使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减少干扰和冲突的情况,使综合管廊规划在城市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