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霞
摘 要: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学的开展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作为理综的三大科目之一,其教学质量一直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就成为了我们应该去研究和探讨问题。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探讨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研究。
关键字: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人物理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仅仅教授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已经不能达到当前的教学目标。所以,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教学重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研究,努力进行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各项物理能力,从而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一、注重基础讲解,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力
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而物理知识又呈阶段性深入发展的态势,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所以在学习时,经常出现将一整块知识点拆解成零碎小块的现象,没有建立其物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在课堂上注重对知识的整合梳理,并在课堂上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力。
例如:在学习《动量和动量定理》这一课时,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能够推导出动量定理。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我们给出动量定理公式,然后让学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公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两端同乘合外力F的作用时间∆t可得:F∆t=ma∆t=m(v-v0)=mv-mv0.这就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了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深入理解了冲量的定义和动量的表述。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二、注重题型讲解,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高考成绩,但是由于高中物理的高逻辑性和抽象性,使学生在进行物理问题的解决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注重问题类型的归纳整理,教授学生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的思路,提高物理的学习成绩。
例如: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一直减小 D.F先增大后减小
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在进行这一类型题的解决时,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解析法:在画好受力分析图后,正交分解或者斜交分解列平衡发生,将待求力写成三角函数形式,然后由角度变化分析判断力的变化规律。另一种是图像法:画好受力分析图后,将三个力按顺序首尾相接形成力的闭合三角形,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作图方法,做出相应的动态三角形,从动态三角形边长变化规律来看出力的变化规律。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完美地解出力的动态平衡问题。通过这样的类型问题分析讲解,让学生在遇到一类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减少学生思考梳理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物理本身是一门由实际生活发展起来的学科,本身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就比较高。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又加大了对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建立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后,我们就可以就此开展一个生活探究活动,首先,我们将学生带到室外光滑的地面上,让一个学生助跑后滑行(注意选择已知动摩擦因数的鞋子),然后让学生求一下这个同学滑行前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给学生任何的数据,让学生自己通过合适的方法测量、计算相关的数据,并最终求出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物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高中的学习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物理科目的任课教师,应该将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和物理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高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盛利民.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6(10):166-166.
[2]劉曦.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探讨[J].新课程(中),2015(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