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漫议

2019-09-10 14:42赵学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

赵学英

摘 要:我国古代诗论有所谓“诗眼”“词眼”的说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抓住“意象”这一个关键,引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神奇美妙,欣赏唐诗的丰盛绚丽,聆听宋词的高歌低吟,捕捉元曲的浓郁古香。

关键词:古诗词;特殊意象;景与情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精神底蕴。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詞句,对诗中塑造的感人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此外,还能够联系文化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存在普遍的背诵主义倾向。不仅古诗词本身需要背诵,字面意思需要背诵,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怎样的美好境界,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都不是理解、感悟而得,而是一概地记而诵之。学生们的主要精力除了背诵,就是做题。以肢解考查点代替诗词教学,以记笔记代替品赏;不要求赏析,只要求记诵;不讲求美感,只讲求分数。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无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诗词欣赏能力,又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真正的欣赏需要吟咏,需要想象,需要比较,需要通过自己的感觉去看、去嗅、去触摸、去比较……

我国古代诗论有所谓“诗眼”“词眼”的说法,要求在解读古典诗词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这是有效的传统解读方法。但什么样的词语堪称关键,文章的“词语”与诗词的“意象”又有什么区别?大概说来,词语关注的是事物对象的指称意义,即词典上说的一个又一个义项;意象则是作品的基本细胞,这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我们关注的是意象的表现意义,也就是它的艺术功能。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抓住“意象”这一个关键,引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神奇美妙,欣赏唐诗的丰盛绚丽,聆听宋词的高歌低吟,捕捉元曲的浓郁古香。

一、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物象便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常借助这些意象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而就读者而言,对这些意象的领悟也成了解读全诗,探究诗人情感意图的抓手。如“柳”这一意象,正是由于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以及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故而古代诗歌中离情的抒发常常与“柳”有关。其他的如菊花喻高洁,梧桐代凄苦,鹃啼显愁思,蝉鸣喻高雅,皎月表怀人,望云见思友等,凡此种种,均已浸润了诗人特定的情感,读者阅读时往往见物引思,在情思上对接。我们可以对此类常见意象进行归类,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熟记于胸,这对正确解读诗歌意蕴,理解诗人情感是有帮助的。

二、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正如古人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般说来,景与情的组合关系有正衬与反衬两种。所谓正衬,是指景物与情感相统一,包括以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漫接天边的翠绿的莲叶以及在阳光下分外艳丽的荷花,表达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极度喜爱和赞美。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了一个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使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反衬则相反,是指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天景色的描绘,透露出漂泊异乡强烈思归的感伤。再如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之句,写尽了江南风光之美及生活之闲适,但反衬的却是作者亟欲归家而不得的悲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三、通过意象特点准确把握诗人寄予的情感

(一)把握意象前的形容词

很典型的是学生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首先让学生归纳曲中写到的景物:藤、树、鸦、桥、道、风、马,然后再找出这些景物之前的修饰语:枯、老、昏、小、西、瘦。如此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藤是干枯、毫无生气的,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噪鸦,桥是少人经过的孤桥,道是荒凉废弃的古道,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落照图,作者那份凄凉悲苦的心境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关注描写色彩的词语

意象色彩的冷暖也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则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采用极为明快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十分绚烂,使情感表达得透明而热烈。

(三)重视描写动态的词语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词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如韩愈的名句“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就把暮春时节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诗中表示数量的词

诗人有时会在诗句中用一些表示数量的词,这些词除了表示数目之外,通过诗人的精巧构思、妙手点拨,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字具有了奇妙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把握意象的一个方面。如齐已《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枝”,可谓点睛之笔,生动而准确地点出了梅中之早梅的超越领先的不凡神韵。

总之,正确领悟诗中意象含义,是解读和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努力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

参考文献:

[1]方智范.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古典诗词解读漫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9(3):7-11.

[2]段美茹.古典诗歌教学漫议[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3):66-66.

猜你喜欢
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古诗有意思》(全8册)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猜诗词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中国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