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教育发展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现代学生,教师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更要紧贴时代的潮流。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大多是由教师进行详解,并演示操作步骤,或由学生操作演示。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进行仿照练习,教学模式机械辛苦。笔者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思考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生本理念;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生辛辛苦苦的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这门本应走在时代潮流的前沿学科,反而在学生之间产生不好的“化学反应”。现在的教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知识、学到的信息技术。生本理念教育是为学生设计的新的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的根本是要把学习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及意义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
生本理念,顾名思义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生本理念提倡: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的思想,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学生看成独立自主的人的地位上,使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好学而教,而不是为教师好教而教。
(二)生本理念的意义
生本理念的提出不仅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以师为本的理念,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点,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儿童具有天生的模仿力,是学习者与生俱来的本能,其无限的潜能成为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就可以形成新的教育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二、生本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遇到的问题
(一)生本理念只停留于书本,不能有效实施在实际教学中
生本理念一被提出,许多学校纷纷重视。组织教师开会,提出相应的生本理念宣传,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生本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而现实却是教师对生本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如何实施、怎样和所任课目有效结合都知之甚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也甚微;而学校层面也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无法衡量教师是否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层面在本质上是纠结和定位不明确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是否运用了生本理念进行教学,也就变得模棱两可了。
(二)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忽视了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往往教师理解不足的话就会以知识为中心,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学知识;过分注重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情感在小学阶段往往是很重要的,此时的小学生理性思维尚未发展完全,学习知识往往情感参与的过多。例如在“键盘指法”中,如果教师因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基础指法就批评了学生,他往往会忧心忡忡,影响到上课的心情,甚至厌烦这一课程。因此教师不能割裂两者而教学,这无益于学生的发展而形成低效课堂。
(三)生本理念和小学信息技术的结合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理解偏差,很容易忽视生本理念。小學信息技术课涉及的大多是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讲述这件机器的概念、用途、操作方法等等,而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摆出具体的事物进行操作演示。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发展的时候,直观性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千万不能割裂两者,为教而教。
三、构建生本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措施
(一)在实际教学中关注生本理念的实施
首先,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分数的现状;其次,教师应关注对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初步制定相应的教案,然后进行预演,思考每一步教学环节是否符合生本理念的要求,从而真正做到生本理念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要在实际中有效应用。尤其要重视长期在在教学中的反思,帮助自己转变教学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
(二)创设情境,注重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想学的情绪状态。这只是为良好的将知识和情感融合的第一步。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及学习动态,寓教于乐,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新知的学习。例如在教学“雨过天晴”时,教师可以出示雨过天晴的动画,加以声情并茂的描述,让学生充分想象一下生活中的雨过天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请学生们自己去交流各自眼中的雨过天晴是什么样的,需要哪些必须的元素等等。
(三)充分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要想把生本理念渗透到课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在备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充分利用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例如在“教学奥运知识我知道时”,在学习前就留预习习题,让学生们先在生活中去了解奥运的知识,然后在教学中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去探索发现。最后进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让学生之间去交流各自了解的奥运知识,学生们会收获不同思维下的知识果实。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了解信息技术,并感受到它的重要性。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学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3.
[2]王彩红.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探讨[J].名师在线,2018(17):25-26.
[3]侯晓芳.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5(24):33.
[4]黄婷婷.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