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9-09-10 11:41刘树枫周晶
高教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刘树枫 周晶

摘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行业发展及服务地方的需求,是地方应用型财经院校的责任。文章以西安财经大学与政府、企业、社会与大学四位一体联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为例,结合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情况,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现实可行的对策方法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9-0040-03

Abstrac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applied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o cultivate all-roun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The article takes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ociety and universities to jointly carry ou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k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double-skilled" team construction, providing practica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Keyword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對于高等学府机构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阶段,学校教育居于核心地位。而对于学校体制而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使命、任务。对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积极融合吸收方式进行积极探究,将这一教育方式作为切入点,促进整体高等教育,如人才培养、教学、课程等迎来全新变革,将成为高等学府机构的改革趋势。

面对陕西追赶超越的新机遇、对大学生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及国家创新体制变革的新环境,急需将创新创业才培养纳入“满足综合实践需求”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行业发展及服务地方的需求,是地方应用型财经院校的责任。学校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参与,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深度融合,广聚社会资源,才能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需求,以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以西安财经大学与政府、企业、社会与大学四位一体联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为例,对政府、企业、社会与大学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现状评述

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来,众多学者都在持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学者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存在不同侧重点和分析方法。第一,对内涵的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诸多相通之处,在本质意义上,二者具有以下共同点:“恢复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指设法实现 “素质型”培养高度与“职业型”培养深度的完美结合与充分兼顾(王占仁,2015);结合创业与创新的关系看来,有学者指出二者存在 “双生”关系,是一种自然结合,创业的成功与创新密不可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创新是在创业阶段诞生的(李政,2010;王占仁,2015)。第二,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针对当前高等学府机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不少学者已达成共识,即认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着重从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张菊芳,2012;陈晶晶、何云峰,2015),实践中缺乏有效机制,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之中或使之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互相融合,进而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灌输、实践阶段的长足发展方面,缺乏有力支持(王丽,2010;黄兆信,王志强,2013)。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培养体系和培养路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研究显得比较分散,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思考不足;在实践阶段,对怎样解决创新培养制度、聚合课程体系问题,建立大学与政府、企业、社会其他部门及个人的新型联系等方面存在的困境缺乏深入探讨和系统分析。本文试图结合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情况和办学特色,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现实可行的对策方法和政策依据。

二、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一)提出并实践政府、企业、地方与大学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以校企、校政合作为突破口,推出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行“多主体”办学。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榆林市政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长安期货等多家企业合作,探索政府、企业、社会与大学四者联动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三三模式”实践教学平台,并实行人才“2+1+1”订单式培养,这种模式要求前两年学生完成专业基础教育、第三学年完成专业教育,第四学年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进行实训教育,由双方和学校共同设计课程,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承担一些实务性课程教学,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实习平台和就业渠道。目前,“多主体”联合培养处于有序运行状态,基于学校与政府、企业的深度整合,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在学校人才培育阶段,通过政府的全程参与,循序渐进地建立了集自建与共建为一体的实践教育基地体系,为教学基本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体现了“多主体”合作育人的实质。首先,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动摇。其次,在事业发展阶段,坚持科学与教育相融合、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党政联动的思维方法,基于资源整合,形成一股合力,优先突破。最后,基于资源整合为协同培育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人才的培育离不开环境的有力支持,在教育活动的开展阶段,应具备相应条件保障。在当前办学资源较为有限的形势下,应积极革新,进行资源整合。学校坚持在校企、校政合作中探索优质教学资源,进而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构建全过程、深融合、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拓展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育方面,在学科专业教育阶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嵌入,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筑了全过程、深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课程体系将课程群设计、教学资源和实践创新有机融合,形成“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三大模块,以课程群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科专业教育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其有效嵌入。在为高校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余,应实现创新创业知识、思想与技能的有效整合,使之成为兼具创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二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合作,共同进行教材与课程开发,实现岗位技能准则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职业资质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该体系分三段式培养:一、二年级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培养创新意识;三年级以多元实践平台为依托,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方法;四年级以社会、行业需求为核心,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如图2)。

(三)搭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西安财经大学-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成为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面向陕西省大学生开发,推动了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借助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动力不足问题,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在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达到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通过开展校内实训(基础实验课、专业综合实验课、跨专业模拟仿真实验)、第二课堂(爱国教育、诚信教育、合作养成教育)、创新创业(开放科研基地、校外实践、双创活动)、校外实践(素质实践、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综合实践)四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如图3所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应用型创新性能力。首先,在实习课程框架与社会实践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融入其中,基于实践活动,实现该教育与第二课程的有机结合,将之融入创业项目申报与竞赛、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過程中,进而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融合。

三、改进的方向

(一)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校内实训、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课程学分逐步加大,达到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实践课的着眼点是加强创新创业的技能训练,主要停留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缺乏具备良好可行性、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与评估制度,未能将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不具备前沿教学方法、优质的教材。并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并不健全,这主要是因不具备成功的教学方式、资金以及师资力量有限、教学环境或设施限制,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所致。有鉴于此,应基于校外实践基础的拓展,教育理论的逐步改善、与专业教学的密切融合,实现社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针对高校学生创建就业创业基础,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怎样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探究。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践阶段,师资成为制约我校人才培育的核心瓶颈。对于这一点,在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知识结构无法与学科较为多元化的性质要求保持同步这一点上便有所体现。师资力量存在缺乏协调性、未能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当前,辅导员、就业中心、管理或商科类的教师,及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界人士是我校的核心创业师资力量。校内教师普遍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更缺乏实际的创业体验和经历;企业界人士流动性较大,同时缺乏长效制约机制。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而又任重道远。对于高等学府机构而言,教师是其主体、灵魂,其实践经验、授课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均会对教育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人才培养质量便是由这一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种具备极强综合性、全新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兼具前沿的授课技巧、理论素质与实践经验。为此,应建设经验与知识兼备的师资团队,其中既包含了专职教师,又包含了兼职教师。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教师都应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进行积极探索,在教学经验方面加大互动交流力度,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传授相关知识。针对创新创业教师,高等学府机构应立足于评职、教学考核、经费支持等层面在政策上提供一定支持,使教师在理论以及实践的层面上,更加积极地参加与创新企业相关的研究工作;将校友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创业人员、企业人士作为创新创业的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与讲座,并在短期内,为专职人员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建立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将专职与兼职人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实践提供参照标准,并通过实践来丰富并完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架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2]白宪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大学本科试验班为例[J].大学教育,2015(7):32-34.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3-119.

[4]赵静,冯建民.融合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J].高教论坛,2015(12):14-15.

[5]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7(12):79-84.

[6]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3-9.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