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昌斌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抽象性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特点,在学习之中学生难以准确把握与有效理解,所以就会产生学困生,而这也是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对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数学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内容,是学习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工具。基于新时代环境下,随着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数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课堂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学校与教师必须承担起培养与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任。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学困生是一个普遍性话题,怎样实现学困生转化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侧重点。对此,研究初中數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习情绪不高
从本质上分析,学习情绪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其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为一些学困生反应迟缓,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慢慢的失去自信心,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产生暴躁、抵触情绪。若是学生以消极的情绪进行学习,那么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同时又担心犯错不敢提问、发问,从而使学困程度不断提高。
2.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过程之中学生表现的个性化行为,其与学习计划与安排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时,许多学困生不愿意思考、不敢表达,也没有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尤其是对数学公式学习,大多学困生是死记硬背,对公式的缘由、意义并不是很懂,此种不良学习习惯造成其无法有效应用数学知识,也很容易造成数学知识点的混淆。
3.学习方法不当
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有所区别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学习方法的不同。与此同时,学生之所以成为了学困生,学习方法不当也是一项原因。例如,课堂之上学生是如何听讲的,课堂之下是如何进行复习的,面对难题时是如何进行解题的等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大多学困生学习行为基本表现为随意、随机,使用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就算是刻苦钻研,有时也无法准确把握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以任务作为基本导向,深化学生执行力
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这就需要以任务作为基本导向,切实深化学生目标执行力。以“一次函数”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如:①一次函数概念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变量、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等有关数学概念。课堂之上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函数式,由学生找出函数式中的变量与自变量等。②一次函数图像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理解与把握一次函数图像具体画法,以及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③一次函数知识实践应用任务,引导学生根据函数知识解决生活之中一些常见问题。此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就会产生积极性,而且学习效率也得以明显提升,慢慢的也会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习惯。
2.以问题作为基本线索,提高学生逻辑能力
从学困生角度分析,大多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意向和学习行为,所以往往在学习之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其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慢慢的就是使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内驱力的激发,以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初中数学教师要将问题作为基本线索,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逻辑能力,使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圆”知识教学中,课前教学应该根据圆的知识合理设计问题。例如,圆的概念是什么?圆有哪些性质呢?垂径定理是什么?运用圆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当学生顺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之时,能够清晰的学习思路,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之后就会产生解决下一个问题的积极性,慢慢的形成自信心。与此同时,层次性的链条式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困生摆脱之前的学习障碍,特别是对学困生基础能力的提高,能够充分发挥问题链条的作用,数学问题难度的一步步提升,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慢慢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实现数学能力的强化。
3.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培养学生自律学习力
在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时,教师应该选择小组学习模式,把学困生进行多小组分配,由各个小组内的优秀生带领学困生进行学习,借助于优秀生的学习模式、学习行为以及学习习惯正面引导学困生,从而培养学困生的自律能力。以“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教学为例,其对学生数字敏感力有着一定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对使用的计算方法展开探究,一同分析特殊数字计算拥有哪些规律性,使用哪一种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效率等。此种情况下,各个小组中的学困生就可以在优秀生帮助下进行学习,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监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也使其掌握到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4.以进步作为基本标准,引领学生养成主动进取心
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在学习中很容易表现出不自信,而这和考试成绩不理想息息相关,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摒弃成绩论,将进步作为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养成进取心。比如,有的学生沉默寡言,不愿意请教他人,慢慢的愿意参与分析、讨论,积极的向优秀生请教,面对难题时主动请求教师的帮助。此种情况下,虽然学困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能明显提高学习能力与考试成绩,但是其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比较好,更努力、更积极的进行学习,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困生的微小进步要适当的放大,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进取心。而且对学困生而言,来自于教师的关心、肯定、表扬,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获得教师更多的肯定与表扬。
总结:
转化学困生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具体原因,然后用心指导与帮助,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化。
参考文献:
[1]林秋凤.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及正确引导[J].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34-135.
[2]王金河.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32.
[3]施倪杰.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基于学困生的视角做出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2): 30-31.
[4]张斌.如何有效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