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摘要: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还包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通过科学教育过程中的课堂管理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安静、学习氛围浓厚的科学课堂。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角度的日常教育管理形式实现课堂管理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科学
将生本理念加入到小学科学的课堂管理过程中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也是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学习权利的重要表现。因此,小学科学科目的任课教师需要通过生本理念的课堂加入来实施课堂管理,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有效实施班级管理,进而为班级中参与科学学习和探究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良好学习环境。基于此,教师需要通过纪律管理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纪律管理中互相约束、共同进步;教师需要通过学习管理的实施中为学生组织趣味学习活动,定期根据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活动开展,并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探究;最后,教师还需要通过实践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科学实践课堂,并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基础上努力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拓展学生的实践范围。
一、纪律管理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师正常进行知识教学、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每一位学生应该积极遵守的课堂学习基本制度。在小学科学课堂的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持生本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课堂纪律的管理过程中,并借助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共同管理力量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进而达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和班级纪律的构建。
例如,笔者在针对本班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与学生一起集思广益,共同为科学课程的有效開展献计献策,以便保证科学课堂的良好秩序。其次,在笔者的研究观察中发现,课堂上有几位学生总是出于各种原因发出声音、无法及时跟随笔者的教育节奏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请学生组成科学学习小组,并邀请小组中的学生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遵守课堂中的纪律制度。同时,为了激发容易说话学生的责任感和纪律遵守意识,笔者请这几位学生分别担任各个小组的小组长,不仅需要帮助笔者进行小组内课堂纪律的维持,还需要有效实施自我管理、为组员起到表率作用。最终,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在生本理念的执行过程中积极参与到科学课堂的纪律管理过程中,并积极借助小组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切实认识到了维护课堂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己在科学课堂管理中的重要价值,进而积极投入到课堂管理过程中,并与笔者一起、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环境。
二、学习管理
所谓学习管理,其实就是借助生本理念的执行和应用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出发点,借助趣味化、有效化的教育实施手段帮助学生营造一个适于学习、适于探究的科学课堂环境。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趣味活动的组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每周的科学趣味活动过程中,进而切实实现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综合素养的完善。
例如,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就会结合每一周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组织一次“我是小小百科全书”趣味活动,并借助快问快答的游戏形式将一周之内学习和接触到的科学知识加以检测和考察。同时,为了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会在一周科学课程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增加以往学习过的科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并借此有效激发全班学生的科学活动参与积极性。经过这种趣味化的科学活动组织和实施,学生将会感受到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并在日常课堂的学习中更积极地投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将会借助学生在科学趣味活动的表现对其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并有效掌握班级中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而针对其活动表现合理设置未来的科学课程知识教学内容、有效对学生进行细节化的教育调整和安排。最终,学生在笔者的学习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现,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展示和活动参与在科学学习光荣榜上“榜上有名”,也希望将自己科学知识能力加以展现。可见,借助生本理念来实施科学课堂的学习管理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热情,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应用和知识展示过程中,并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基本情况,进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育实施针对性与教学效果。
三、实践管理
科学课堂的组织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实践活动,其中,既包含在课堂上借助器械开展的科学实验,也包含利用生活中物品加以实施的生活科学实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实践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践行生本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学生的实践范围、帮助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切实实现科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和科学综合素养的逐步完善。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认知体验、强化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效果,就在课堂上借助生本理念的执行尽可能丰富地让学生进行“浮力”相关知识的实践范围拓展。首先,笔者借助实验演示的形式拿出刻度杯、小球、细线、测力计、底部带滑轮的吸盘和毛巾等实验器材,然后详细向学生进行实验展示,并借此有效帮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具体了解浮力的测量、明白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浮力大小的关系。除此之外,笔者还请学生在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实践检测,并尝试将脸盆、铅笔、瓶盖等物品放入水中检测其浮力大小,进而再度验证浮力的实验学习成果。最终,学生在课堂实验中观察、掌握了科学知识;在课堂的生活物品实践中强化了科学知识理解、建立了“生活处处有科学”的科学探究观念。可见,教师在科学课堂实践管理中借助实践形式的丰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科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有效完善。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在营造高效的科学课堂时,需要重视班级中的课堂管理,并借助生本理念的教育实施逐步提升管理效果、完善管理制度,进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温馨、适于学习、适于成长的课堂环境。同时,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课堂管理形式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并努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与教师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共同投身于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过程当中。相信在教师的教育引导和生本理念的积极执行下,定可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管理制度下实现科学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佟玲玲,游高林,田雪.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堂的延伸[J].科技视界,2019(12).
[2]张昌明.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江西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