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李刚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

李刚

摘 要: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特点,已成为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将信息技术引人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不仅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印象,更可以帮助其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客观而言,信息技术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数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得数学知识,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其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认识。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热情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基于生活化数学素材等设计教学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将这一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为小学生搭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结合这一情境进入课堂学习数学知识。例如,讲“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制作软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和“直线、线段”等教学内容,基于现实生活背景制作一段3分钟的教学视频,把“角的认识”“角的形成”“三角形的运动过程”等知识联系起来,突出教学重难点,并设置情境问题,如“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三角形?”,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让学生在看中学,学中思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保持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件或交互性电子白板观看教学视频,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形成三角形的过程,充分认识三角形的性质。

2.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帮助学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向“新”知识建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在“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特别设计了以下游戏用于导课环节。上课伊始,笔者先组织几个学生开展以“找规律,猜图形”为主题的游戏。笔者用信息技术动态展示各种图形,屏幕上接连出现了两个“口”和一个“口”的形状,当展示到第10个时,笔者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接下来会是什么形状?并说出原因”。继续播放,师生一起猜后面的图形。最后,笔者对显示的“……”提问并加以小结:“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这幅图是按照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图形”,这样就可以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循环小数”这一教学方式既突破了“有限、无限”的知识点,又使用了直观到半抽象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相遇应用问题”为例,其教学要领:一是充分掌握好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特征;二是在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同类型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正确解答出此类题型。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一组课件用于教学两辆小型汽车由静止而行到相向而行,直到相遇。学生在观看课件中形成以下印象: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对;结果—相遇,这些印象有助于学生弄清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和速度等概念:两车速度和------单位时间里共行的路程;两车相遇时间------从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两车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共行的路程。当形成概念的感性理解后,学生既有了实践方面的感观,又具备了理论上的认知,今后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3.高度重视数学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信息技術融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确保将知识体验度作为重要指标,驱动小学生数学素养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使其在信息技术打造的格局中更好地进行知识交互,使学生进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状态。比如,在小学数学“找规律”课堂,教师引入电子交互式白板,首先设定了对应的故事情境:某同学家刚刚装修好房子,房子的地板使用的是不同形状的图形拼接的,但是看似混乱的拼接,其实是有规律的,请寻找其中的规律?我们在看到一部分地板之后,剩下的还没有看到,请猜测接下来的地板是怎样去拼接的?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在此之后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规律写出来,并且反馈在白板上。在此基础上,接着依照自己找到的规律进行剩下地板的拼接,并且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拼接。教师可以依照实际投屏的内容进行评定,从而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使实际找规律的课程变得更加生动。

4.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易懂。小学生生活经验匮乏,思维认知还不完善,对一些逻辑思维较强的数学知识还不能接受。在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图像与声音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接受理解相关知识。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动画或者图片展示圆锥体的平面及立体结构,以及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启发学生自己推导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形象生动的理解抽象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5.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培育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创建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借此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交互性电子白板等工具进行知识学习与探讨,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体系,以此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外,讲乘法口诀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态的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态的演示理解乘法口诀,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对学生而言,严密、积极的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的一把利器。例如,讲乘法计算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课件主要内容如下,一个桌面上有30个梨,分给3个人,每个人有10个梨;分给5个人,每个人6个梨;分给10个人,每人有3个梨。视频结束部分设置的问题是“分梨的人数和每个人分到的梨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一个短视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场景讨论、思考,让学生在交互学习中启发数学思维,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空间,促使原本复杂内容形象化,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娅楠.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62.

[2]朱敏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才智,2019(27):1.

[3]安智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43.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