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
摘 要: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当中,因分值之大几乎充当了“指挥棒”角色之一,其命题集中了综合性和指向性的特点。而应试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无论是从教法上,还是在写法上,依然是有迹可循的。因此,就作文课堂评讲作实例分析和简要梳理,并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背景;高中作文;作文評讲
从春秋时孔子的“述而不作”,到中唐韩愈的“文以载道”,再到叶圣陶的“本于内心,发乎悟性”,作文教学由古至今均是举足轻重的研究方向。而以高考为背景的当今作文教学,更是举重若轻,如垂挂的刀剑般,悬在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和莘莘学子的头顶,其关键性可见一斑。本文以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因广东高考采用新课标全国I卷,故着重于此卷)的命题呈现和题型为理论基础,探讨高中作文课堂,主要是议论文,其评讲中的相关一二。
一、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呈现
高考新课标改革,从2003年伊始到20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最新出炉,阅读和写作的比重要求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而这十来年里,有关作文的变化亦是显而易见。为保证探讨的时效性,笔者已近10年为研究节点,将2009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的高考语文作文稍作陈列,并梳理出相关变化,以作必要的分析。
从以上四个简表可看到,高考作文命题开放并限制着,其趋势多向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发展。而在新课标全国卷中,新材料作文的体现较多,且其范畴更是表现在对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等的思考。换而言之,当下语文高考作文重在考查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这诚然是可以通过一步步训练来完善的。
然而,结合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尤其是高三作文的讲评,传统意义上的“速成教学法”、“范文背诵法”等显然不太再适合当下的作文学情了。如何在新材料作文背景下,作文评讲落到实处和细节处,是横亘在高中一线语文教师眼前的一个问题。
二、作文评讲案例呈现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民国老课本由叶圣陶等人主编,丰子恺插图,其中有篇题为“蜘蛛结网”的课文:“蜘蛛在檐下结网,既成。一蜻蜓飞过,误触网中。小儿见之,持竿挑网,网破蜻蜓飞去。
你对“小儿”的行为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讲前的准备:
教师第一次批改,分数体现;提前在课件上输入好部分典型作文的典型标题或文段;将全班同学的作文以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分组,教师做好相应标记,注意课前分发时的秩序性。
课堂评讲时长:
一节长课,55分钟
课堂评讲流程:
1、自主学习: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作文(拿到的未必是自己的),小组内部互看发下来的作文;同时要求每位同学将发至小组内的作文至少细看4篇。时间:10分钟。
2、教师简述一改的评分依据:
标题;中心论点;行文思路(结构);具体分析
3、展示与讨论:
时间:3分钟
展示组:
G7——标题:G3——中心论点:展示得分最高的两位同学和得分最低的两位同学的中心论点;行文框架:G6——得分最高的行文框架、G8——得分最低的行文框架;开头:老师PPT展示
点评组:
G1——标题(分析好坏,好在哪里,坏在哪里):G2——中心论点(比较分析):G4、G5——行文框架(比较)
4、交流与探究:
这是整堂评讲课的中心所在。通过实实在在的亲阅作文、再到具体某一部分的点评,学生对于作文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比较结果。尤其是点评组的学生,他们将第一时间对自己小组的任务点评完成,与此同时,其他同学可以在其基础上发现问题、补充表述。逐步明了应试背景下,议论文重要部分该避免的“雷区”。
根据学生点评结果及补充表达,最终明确的要点如下:
(1)标题上
错误立意;文题不符;同一立意有高下之分;非动宾结构;冗长繁杂
(2)中心论点上
二次立意;角度不明;姗姗来迟
(3)开头上
照抄材料;抛弃材料;天马行空
(4)行文上:
完全脱离材料;文段论述无中心
5、学生二评:
将手中的文章进行二次评改。要求如下:
①评审题是否准确;②评中心论点;③评文章结构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④评论据使用是否得当;⑤评语言表达
补充要求:①一、三点作为总体评价写在全文最后;②二、四、五点作为旁批写在右边评语栏内;③可以在原句上对其表述不当的句子进行修改。
6、范文欣赏和自我修改
综上,通过“展示点评”的“1+1”主体建构模式和多次评改形式,来使学生对于材料作文议论文关键得分之处能增强印象。诚然,这其实也仅是技法上的一个简单训练,对文章内容和文笔提升收效甚微。然而,高考作文本身即有很强的特殊性。严格的写作时间限定、相对极快的阅卷速度等,都使得高中作文应有一定的“取巧性”,绝非等同于所谓的“自由写作”。因此,在高考背景下,亦不失为一条达到“己山之石,亦可攻玉”境地的可取途径。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健康发展、突破性发展也并非一朝一夕或简单的一招一式能够奏效的。与其重要性相对的是,所花时间与回馈成效不成正相关,作为一线高中语文老师,实乃“路途漫漫,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昕.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2]黄玉兰.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娄鑫.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49(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