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旨复述的本质为主旨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视听说技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日后的口译学习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中级视听说》课程中的教学困境,从主旨总结和输入结合输出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主旨复述训练的课程设计思路,以期为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旨复述;中级视听说;课程教学
【Abstract】Gist retelling,a form of gist practice,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beneficial for logic thinking, and crucial to future interpreting learning.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dilemma in Intermediate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ist analysis, input and output, put forward a gist-retelling-based teaching desig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Key words】gist retelling; Intermediate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teaching
【作者簡介】唐竞(1988-),女,汉族,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听力和口译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英语专业四级听力新题型视角下主旨训练在〈中级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B14)。
视听说为翻译专业的基本技能,是未来口笔译学习的基础和关键。随着《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听、说、读、口笔译和语用六个方面有了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教学教法提出新要求,以提升教学效果。学界对高效提升视听说技能、满足现实需求,进行了探索研究。张文霞、郭茜、吴莎和张浩发现,大学生的去向决定需要提升的语言能力,若毕业继续深造,则需重点提升学术英语的能力,若直接进入职场,则需重点提升听说的能力。 但如何将教研和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一线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教授湖南工业大学翻译专业《中级视听说》课程,剖析教学实践中的困境,借鉴口译训练的方法,探索出基于主旨复述训练的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设计将三项技能紧密结合,培养逻辑思维,帮助学生为进一步的口译学习做好准备。
一、 教学困境
《中级视听说》是技能培养课程,然而提升技能并非易事。教学实践中存在课程积极导向欠佳、能力培养与需求脱节和技能提升单一的问题。
1.课程积极导向欠佳。通过对比学生的课程期末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四”)真题听力得分,笔者发现两者没有明显正相关性。进一步访谈得知,学习该课程占据学生较多的时间精力,但学生仍感觉教材外的材料,读得不懂、听得闹心,说得纠结。诚然,视听说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踏实地掌握教材内容,但不可仅拘泥于教材本身。亦步亦趋地完成教材学习,并不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但学生却误以为完成教材的练习,就能相应地提高视听说技能。
2.能力培养与需求脱节。专四是对翻译专业低年级学生视听技能的直接检验。根据近年来专四改革的趋势,听力和阅读题不再仅考查单词的听辨和词句的辨识。例如听力理解的演讲题,学生需要迅速抓取框架信息和关键词,考查的是篇章信息和逻辑的整体理解。然而,由于《中级视听说》需要照顾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课程的教授仍偏重词汇和句法知识的讲解,难以满足专四能力考查的需求。同时,笔者所在学校对于专四口语考试不做要求,学生对提升口语技能并无迫切需求。然而,后续的口译学习对口语和逻辑分析的要求陡增,许多学生反映无法达到学习要求。
3.技能提升单一。笔者学校的《中级视听说》包括两个学期,各32课时。尽管教材内容编写生动,练习紧扣专四。但笔者发现,受到课时限制和学生基础的影响,教师难以平衡教与练的关系,基础语言知识的讲解占据大量课堂时间,严重影响学生课堂任务中的主体地位。阅读和口语技能难以兼顾,视听说课程弱化成听力课程。
二、 引入理据
主旨训练包括主旨口译、听力摘要和摘要写作。主旨口译即口译员为雇佣方提供译语发言,不受源语的用词影响、简明扼要地说明发言人意图。听力摘要是指听一整段源语发言,可以做笔记,然后将发言的主旨写成段落,受试者必须内化原文的含义,记下关键字,再以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述出来。摘要写作的定义是“简明扼要并准确地反映文献”。无论是主旨口译、听力摘要还是摘要写作,其性质共核为在理解篇章意义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主旨复述训练,即用英语复述篇章主旨,其本质也属于主旨训练。
首先,主旨复述是视听信息的深度处理。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容易过分关注单词、句式和语法,忽视篇章意义的理解和整体信息的梳理。主旨复述则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由语言外壳转向意义的理解。其次,主旨复述锻炼逻辑思维。学生复述的内容并非是篇章1:1的完整呈现,而是通过区分要点信息和支撑的细节信息,找出篇章的内核并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有序排列。当学生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才能从信息流中抓住重点并迅速地分析和处理。此外,主旨复述是视听和说的有效结合。视听是输入性技能,说是输出性技能。Krashen认为“语言学习者可通过可理解性输入习得第二语言”。可理解性输入为稍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输入。Swain认为“输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句法和形态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输出紧跟输入有助于实现语言知识的迅速内化。基于输入材料的主旨复述是让学生理解单词和句法后进行主旨分析,属于可理解性输入。且不同于背诵的机械式输出,主旨复述以意义为中心,学生尝试使用输入材料中的语言知识,从语言试误到熟练掌握。总之,主旨复述实现了语言知识学习、有意义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熟练度练习四个方面的有效平衡。
三、 课程设计
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课程设计思路:
1.前期准备――语言与背景知识学习。培养视听技能必须围绕篇章意义的理解,语言和背景知识准备为意义理解搭建脚手架。单词和句法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下而上的听、读理解策略。同时,补充背景知識又有利于学生自上而下地理解篇章细节。
2.主旨分析――学生主导与教师反馈。对听、读篇章有一定理解后可要求学生独立理出篇章框架,总结主旨。目的为实现篇章信息的完整和清晰的逻辑呈现。难以筛选要点和厘清主次,抑或主旨遗漏或逻辑错乱都是常见问题。对此,教师须反馈订正错误分析,同时引导学习篇章逻辑组织方式、逻辑指示词和信息之间的承接过渡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篇章框架的逻辑敏感度。
3.复述练习――逻辑梳理、语言试误与熟练掌握。复述练习分多阶段进行,各阶段侧重不同。第一阶段复述的重点在于主旨地再梳理。尽管教师已经修正错误的主旨逻辑,但复述表达是对理解的检验和逻辑思维的再强化。此时,关注的重点不是语言表达,而是主旨分析是否完整和正确。第二阶段的复述旨在语言试误。一开始学生会使用已知的主动词汇和句式,且存在诸多错误,甚至表达卡顿和无法继续。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重新回顾听读的篇章,有意识地对比复述与篇章之间的语言差距,差距即为可汲取的语言营养和有待掌握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练习才能把语言知识转化为熟练使用的语言技能,因此第三阶段复述的目的在于练习试误中发现的语言差距。学生既可在搭档间复述以增加听众压力,抑或压缩单次复述时间来增加时间压力。熟悉的语言和内容、以意义为导向的有压力的输出,满足熟练度练习的条件,促使学生最终实现流利表达。各阶段的复述练习,可以为单次,也可以重复多次。随着口语技能的提升,复述的次数会逐渐减少,且语言质量提高,应以单次复述即能准确流利地进行主旨总结为最终目标。
四、结语
笔者通过剖析《中级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借鉴口译学习中的主旨训练,摸索出基于主旨复述训练的课程设计思路。主旨复述能有效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听力理解中迅速获取信息,并培养逻辑思维,同时还能提高长期被忽视的口语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有效性还需实证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龙,辜向东.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综述[J].外语与翻译,2019(01):90.
[2]张文霞,郭茜,吴莎,张浩.我国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基于外语能力测评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国外语,2017(06):25.
[3]Hewitt, William E.. Court Interpretation: Model Guid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State Courts[M]. National Center for State Courts, 1995.
[4]Brown, H. D.. Language Assessment: 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
[5]ANSI. 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Writing Abstracts[M]. New York: ANSI Publication,1979.
[6]盖苏珊,塞林克,赵杨译.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 Cook and B. Seidhofer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