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吟诵中玩味诗词之美

2019-09-10 18:44刘茜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声明月光柳宗元

刘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都会背诵,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还可以清楚地告诉教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是,现如今学生朗读的方式真的是古人读诗的方式吗?李白的这首诗真的是如此浅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并大力推广的,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朗诵模式自然也是新时代的产物。因此,古人肯定不会用普通话。那古人是如何说话呢?平、上、去、入,是谓四声。平声,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入声,特殊的音(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归到四声之中)。上声去声入声合起来又被称为仄声,仄,也就是不平的意思,所以,古代汉语其实就两类读音:平声和仄声。

平声字,中正平和,因此,读起来绵缓悠长,如:“花~~”“芽~~”只要你的气息够长,就可以想读多长读多长,都不会改变这个字的发音。仄声字则不同,比如“起”,你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它的调号,读完这个三声的发音,如果你继续延长声音,听起来就会变成二声的“其”之类的其他字,如果你读音读得短,没有完整的发音,那么听起来就会变成“气”之类的四声的字了。因此,上声字只能读“一拍”,同理,去声字也是如此。入声字则是古汉语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字了,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各地区语言体系当中也非常少见,而南方的语言体系当中大部分地区都将入声字保留得非常完好。入声字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短促有力,如果仄声字是读一拍的话,那么入声字就只读半拍,比如“入”“发”“国”等都是入声字。

那么这样就非常有意思了,平声字可以无限延长,上声、去声读一拍,入声字读半拍,再加上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有调号的,这样组成的一句诗,读音有长有短,音调有高有低,那自然节奏有快有慢,这本身就是有旋律的曲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鄉~~。”(注:用’标注入声字,~~标注平声字,以下皆同。)

如果我们真的尝试用平仄的规则来读一读这首诗,你会发现这首诗的节奏,真的很慢很慢,这才是思念。短短20个字,寄托的情思却无限。“床~~前~~”两个平声字遇到一起,声音在无限地延长,作者到底要说什么?那月光洒满整个床前,那床前一定不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因为那样会把这声音局限住,“床~~前~~”那样悠远、那样广阔,所以一定是一片宽广的天地。自己睡觉的床前会有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吗?应该没有。那么是“窗前”吗?如果指的是“窗”外面的“前”的话,那么有可能“床”是通“窗”字,但是细想之下,作者有必要这样吗?马未都先生考证这里的“床”应该指的是“胡床”,也就是马扎,唐朝时期甚为流行。这样我们就十分清楚了,在这个晚上,李白一定是搬着小马扎坐在自家的院子之中,所以,他才会说“床~~前~~”。

大晚上的,李白为何不睡觉呢?因为“明~~月’光~~”,这“月光”太皎洁、太明亮了,照得作者无法入睡。这一句,作者为什么写的是“床前明月光”,而不是床前明月照、明月秀、明月亮……从意思上看,其实跟光是差不多的。我们再来读一读“光~~”这个字,“guāng”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口型开合很大,没错,只有你的口型完全打开,接近于一个圆的形状,这个字的发音才接近于标准。圆、月,是的,李白正是在用声音告诉你,今天的月亮很圆,而又是如此的“明”亮。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作者独自一人坐在胡床之上,他看到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就在自己的眼前,那月亮好大,好圆,它吐洒着清辉,铺满整个院落,月下,只有李白一个孤单的身影。那月亮越大,那身影便越发显得孤单。大地被月光映照得如此洁白,这到底是月光还是秋霜?于是作者更加惆怅——“疑~~是地上霜~~”这是一个月圆之夜,作者又提到了秋霜,那我们很容易便可以想到八月十五。李白虽然只字未提中秋之事,但月圆人未圆,此情此景,作者也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咬文嚼字,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太过矫情了些,可是我却觉得对于我们的古诗词,有时候就该咬一咬,嚼一嚼,而且还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品味其精妙所在。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这些典故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古人写诗,就是为了“炼字”,那个字可能就是诗眼,就是作者情绪之所在,寄托之所在。一首诗,短短二十几个字,已经是高度凝练了,我们还能错过几个字呢?错过了,可能就永远同那美与深刻失之交臂了。

柳宗元的《江雪》便是这样的一篇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这又是两个平声字,读来平缓悠扬,那山呀一座挨着一座,山连山,岭连岭,曲折蜿蜒,连绵不绝。千山之中应该有鸟的踪迹才对啊?可是飞鸟难觅啊,可所谓“绝”。“万径人~~踪~~灭’”,那这里有没有人呢?也没有,鸟迹绝,人踪灭,这是一片死寂的山林吗?“孤~~舟~~蓑~~笠’翁~~”,这一句五个字用了四个平声字,节奏一下子就平缓下来了,作者就是要慢慢地把镜头拉近,给老翁一个特写: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片鸟兽绝迹之地,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之上,“独’钓’寒~~江~~雪’”。

四句诗读完,一幅雪中独钓图便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柳宗元仅用短短20个字便绘制了一幅绝妙的水墨丹青图,不能不令人拍手赞叹。

细读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这首诗20个字中就用了6个入声字,入声字的比例非常高了,而更奇特的是这首诗押的是入声韵。一般写诗平声韵居多,仄声韵在古体诗中也是常有出现,用入声字押韵则极为罕见了。因为入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极少,常用字也就三百个左右,若要押韵,则极难写出意境。而一旦用到,则必定有非用不可之理由,难以言喻之心境。

入声字,只读半拍,给人以快速短促之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黄河入海的情景吗?当然不能,鹳雀楼在山西,怎么可能见到海呢?那这里的“入”便是向海流、去海流的意思了。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向海流、去海流、往海流呢,意思不是更准确吗?原因就是“入”是个入声字,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以快速之感,表示流水速度之快、之急。而流水这一意向,往往又跟时间相联系,所谓时光如水者也。那么这滔滔的黄河水便是那匆匆流逝的时间了。那王之涣感叹的就是时光的一去不返,江雪的入声韵也是如此。

诗中的蓑笠翁,在茫茫风雪中独钓,那独钓的老人不正是柳宗元自身的写照吗?因改革变法失败,被贬谪于此,这便是“风雪”;人迹罕至,鸟兽无踪,这便是“孤独”。作者早已将这心境藏于四句诗首字之中:“千”“万”“孤”“独”。孤独不怕,怕的是前面加个“千万”。柳宗元一片赤诚报国之心又有谁知?可是这个孤独的老头却偏偏又是这么的倔强,大冷的天,一个人跑到冰天雪地里垂钓,又显得如此淡定、悠闲、孤傲。他钓的是鱼吗?他钓的是“雪”,雪,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它象征着那颗纯洁赤诚的心。冬雪过后,便会迎来那盎然的春色,这倔老头依然不甘心啊,他对皇帝依然抱有希望,对大唐依然抱有希望啊!正向当年姜太公钓鱼一样,柳宗元在江雪中钓的,也是未来的希望啊。

这样复杂的情绪,不用入声韵怎能表现得如此贴切呢?一幅垂钓图,一把辛酸泪,短短20个字,表达得淋漓尽致。

咬文嚼字,让学生品味诗词之美、文化之美,让中华诗词浸润中华儿女之心灵,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福州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平声明月光柳宗元
江雪
怅望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静夜思
江雪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
小女生乐乐
“磨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