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城市化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

2019-09-10 07:22王丹丹赵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建设用地

王丹丹 赵欢

摘要:在总结赤峰市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基礎上,分析了赤峰市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其建设用地利用状况,结合赤峰市实际状况,首先建立了赤峰市城市化水平和赤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两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用主成分法对2007-2016年赤峰市城市化水平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后分析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集约利用;城市化水平;建设用地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9-0133-02

1 赤峰市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状况

近30年来,赤峰市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稳步提高.截至2016年,赤峰市土地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560平方公里,2007-2016年期间赤峰市城市建成区用地总面积在逐年递增,己由2007年的75.06平方公里升高到2016年的106.0平方公里(如图1).

2 赤峰市城市化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

2.1 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原则获得性,本课题从人口、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赤峰市城市化发展情况,并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后创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首先利用SPSS对从统计年鉴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标注化处理,对标准化过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查找各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最终计算出2007-2016年赤峰市综合城市化水平测试分值(表2).

由表2可知,赤峰市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在2007-2011年期间为负值,表明此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2012-2016年期间综合得分为正值,表明此阶段城市化水平亦有明显提高.此外赤峰市城镇人口比重、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GDP都有显著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由8.43%增加到的11.79%,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0.15%增加到的0.19%.由此可见,赤峰市在2007-2016年期间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

2.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分析

在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赤峰市城市发展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并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赤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表3).

首先利用SPSS对从统计年鉴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查看各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后应用主成分法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出2007-2017年赤峰市综合城市化水平测试分值(表4).

由表4知,2007-2016年期间赤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得分有正有负,在负值期间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从整体上看,在分析总年限期间赤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

3 赤峰市城市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

为了更好地比较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演化态势,从2007-2016年赤峰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作耦合关系分析.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构造耦合系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

说明:A-城市化水平百分制得分,B-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百分制得分,K-调节系数,此处取K=2,C-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模型:D=■

说明:?琢,?茁参照前人的研究,取?琢=?茁=0.5.D-耦合协调度.

在结合城市化水平百分制得分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百分制得分的基础上,结合前文的两个计算模型计算出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分析总年度内赤峰市城市化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接近于1,此时期两系统关系较稳定.分析年度内耦合协调度一直在不断增强.

4 结论

4.1 建立了赤峰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时序上看赤峰市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4.2 建立了赤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分析年期间基本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从时序上看发展速度较快.

4.3 分析表明赤峰市城市化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增强.

——————————

参考文献:

〔1〕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09,29(01):19-25.

〔2〕高春亮,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趋势预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04):85-90.

〔3〕张妍,黄志龙.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再考察[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1-6.

〔4〕薛俊菲,陈雯,张蕾.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2):2005-2011.

〔5〕徐旭晨,田永中,赵克会,汪永丰,孙平.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332-335.

〔6〕孙平军,赵峰,修春亮.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06):46-52.

〔7〕顾湘,姜海,曲福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06):112-119.

〔8〕陈志刚.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889.

猜你喜欢
建设用地
中小城市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贵州省黔东南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定性评价
基于ARMA模型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盘活存量土地谋发展,激发区域活力求突破
论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
云南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安徽省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建设研究
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再开发利益相关者诉求均衡分析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