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食堂趣事

2019-09-10 07:22冯彬
党员生活·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食堂公务员免费

冯彬

完整意義上的“机关食堂”制度确立于唐朝初年。李世民坐上皇位后一度成了工作狂,延长了朝会的时间。那时候中央机关官员上班本来就早,鸡还没叫就要起床。会议时间长加上没椅子坐,散会时的饥肠辘辘可想而知。于是唐太宗以“聊备薄酌”为配套措施,与会者都可享受一顿免费的“朝食”。这顿工作餐是在廊庑下设食堂,有时又称“廊餐”。

吃不完还能兜着走

给官员们免费工作餐,那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这顿“朝食”标准还不低,比如说,四至五品的标准是菜肴七盘,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六至九品的标准是菜肴五盘,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勺等等。这么多东西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带回去给家人。

有了固定的餐食后,也就有了相应的用餐场所,唐朝机关食堂里档次最高的是“公厨”,那可是皇帝在金銮殿上摆下的国宴。参加国宴的官员一般都是朝中大员,一定品级的地方高官进京汇报工作时也可以去尝尝。

宰相办公的政事食堂称为“堂厨”,各地方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的派驻机构也有自己的食堂,但名称不一,如中县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等。除部门领导外,一般办事员用餐的地方还有“吏厨”“佐史厨”或“府史厨”。

七星级食堂

唐代以后,食堂制度被推广到了京师其他官署和各级地方政府,之后各朝均沿袭了这一制度。宋代官员的福利待遇丰常优厚,他们的工作餐也叫“廊餐”或“廊下餐”,吃饭时安排在左、右勤政门北的东廊、西廓下,文官坐东廊,武官坐西廓,排场非常大。

到了明代,“公务员”食堂制度还经历了一点小波折。朱元璋给朝会官员配免费工作餐,用以养廉。就餐地点在奉天门或华盖殿、武英殿。臣子按品级高低就坐,秩序井然,公侯一品官在门里吃,二至四品在门外吃,五品以下在台阶或空地上吃。这种工作餐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日复一日,操办麻烦,后来礼部请求撤销,朱元璋顺水推舟,下令只在每月初一、十五吃两顿。不过朱棣上台后又恢复了工作餐的制度。

最牛的还属清朝,有文史资料描述在乾隆皇帝年间,各地河务机构的食堂,从头吃到尾,吃到半夜都不消停。更为夸张的是,每个厨师只做一道拿手菜,厨房里煤炉数十具,各做各的。如今的五星級酒店与之相比,立刻暗淡无光。

其实都是钱闹的

古代“公务员”食堂不仅免费,而且有时候还有伙食补贴,用不完可以“吃不了兜着走”。多余的伙食费,叫“伙食尾子”,可按人头分掉,成为各级官吏的额外收入。不过,这笔钱也按“行政级别”分配,品级高多得,品级低少得。

至于食堂的开支,大体而言,“廊餐”的经费由国家财政在预算内拨款;“百司官厨”用稳定的预算外收支科目;地方“官厨”费用来源,柳宗元说用的是“羡财”,比如拿“公廨本”做商业经营,或是放高利贷。官署创收赚来的钱,一部分作为官衙的“小金库”,用于办公经费、机关食堂开支等,一部分当福利分了。

在肚子都难填饱的时代,天下还有吃饭不要钱的职业,这种做“公务员”的诱惑难免不让人羡慕嫉妒。所以,唐代诗僧王梵志诗云:“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行即食天厨,坐时请月料。”

摘自《华声》

猜你喜欢
食堂公务员免费
肉,回锅里了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免费
免费为止
谁更恐怖等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食堂定律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