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五要素”

2019-09-10 07:22徐惠
关键词:负数长方形正方形

徐惠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精致的艺术。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应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准“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探究,突破学习难点;做出恰当的反馈,帮助学生凝练观点,总结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思维反馈

课堂提问是一门精致的艺术,承担着培育学生思维的使命,联结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凝练观点,总结提升。笔者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要素:

一、聚焦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思考和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培育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堂应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教师提问:“什么是百分数?是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一定是百分数?”在引导学生对百分数和分数进行区分后,教师在应用百分数环节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选数:200%、45%、100%、86.9%、101%、95100。九月份实际生产的零件数是计划的(),括号里可以填什么?表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发现:若括号里填的数大于100%,则说明实际生产的零件数多于计划生产的零件数;若括号里填100%,则说明实际生产的零件数和计划生产的零件数一样;若括号里填的数小于100%,则说明实际生产的零件数比计划生产的零件数少。同时,这里也可以填分数95100,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

二、着力发展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就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上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应找准“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取出一个信封)老师手里是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些四边形,请根据提示来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提示)这个四边形对边相等。

生正方形。

生长方形。

师哦,要么猜正方形,要么猜长方形,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抽出部分,如图1)瞧,这个四边形偷偷地露出了一个角。

图1

生(七嘴八舌)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

师怎么改主意了?(抽出全部图形,如图2)咦,这个图形明明就是对边相等的呀,为什么它不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呢?

图2

生因为它的角不是直角。

师哦,看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既要看它的——

生边。

师还要看它的——

生角。

三、引发冲突

采用精巧的角度进行课堂提问,能够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发认知冲突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例如,《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男生测量的线段有5根小棒这么长,女生测量的线段有4根小棒这么长。那谁测量的线段长一点呢?

生男生。

师确定吗?(出示图3)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图3

生女生的长。

师咦,刚才你们不是异口同声很坚定地说男生的长吗?看来要比较线段的长短,用的小棒长度要——

生一样长。

师对,一样长。所以,我们规定了单位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厘米。

四、突破难点

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应当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可以围绕总问题设计若干子问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地开展探究活动。

例如,《认识10以内的数》一课教学。教师教学了数字1-5后,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然后提问:看一看,想一想,数字2在谁的后面?在谁的前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直观,许多学生马上得出了结论。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呢?想一想,数字2在谁和谁的中间?这个问题建立在学生观察并理解大小顺序的基础上,强化了2的取值范围。接下来,教师遮住了数字的顺序图,提问:3和5的中间是谁?

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帮助学生对数序进行了概括,突破了学习难点。

五、总结提升

在提问之后,教师对回答的反馈(点评)也很重要。教师的提问与反馈不应面面俱到,而要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對知识内涵的挖掘。精当的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凝练观点,总结提升。

例如,《认识负数》一课教学。教师出示图片,上面标有A、B、C三个位置,说明:A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B是黄山,海拔1873米;C是海平面。在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如果把A的高度记作0,那么B的高度该怎么表示?学生思考后发现,此时B处于基准线以下,应该用负数来表示。接着,教师又提问:为什么刚刚黄山的海拔是正数,现在却用负数表示呢?学生回答:因为现在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看作0,那么所有比珠穆朗玛峰低的地方都用负数表示。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对呀,看来一座山的高度究竟是正数还是负数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我们取的基准值。

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反馈,学生明白了:正数和负数并不是完全绝对的,而应该与基准值做比较;负数与正数并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由此,学生深度理解了负数的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负数长方形正方形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小长方形找朋友
移火柴
巧替换,妙解答
学好乘方四注意
寻找图形中的比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