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本式成长课堂”中教师的进与退

2019-09-10 07:22韦集中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师

韦集中

【摘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材由一元走向多元;教学模式由单一化正在走向多元化;教学方式由封闭正在走向开放;教学理念由传统正在走向现代等。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课堂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基层中小学来看,深度课改主要是指课堂改革。从我国中小学课堂改革的整体趋势上来看,表现出“教”的课堂正在向“学”的课堂积极转型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教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088-01

0

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影响,我们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本”意识,单一、狭隘、古老地认为课堂都是教师向学生“教”知识的地方。似乎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陷入了“教本课堂”视域而不能自拔,在“教”与“学”关系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陷入了矛盾的困境。如对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理念、课堂性质、课堂主体、课堂内涵、课堂教学的思维过程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深度理解和智慧操作等问题,已经成为课改研究者、实践者的高位“瓶颈”,也称为中小学实施深度课改的“拦路虎”。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一是在课堂理念上追求“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如何践行“以学生为本”;二是在课堂性质上追求“学的课堂”,还是“教的课堂”?如何践行“学的课堂”;三是在课堂主体上追求“师生主体、双元发展”,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何践行“师生主体、双元发展”;四是在课堂内涵上追求“师生建构知识”,还是“师生传递知识”?如何践行“建构知识”;五是在课堂教学思维上选择“先学后导”,还是“先教后学”?如何践行“先学后导”等。这些难点问题始终困扰着课改实践者,致使中小学课堂由“教本”向“学本”改革的速度缓慢。至今为止,许多中小学课堂依旧是新课程、旧课堂,可谓“穿新鞋走老路”。依旧是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少;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其结果是在教本视野下导致“时间+汗水=低效教学”,并进入了低效教学的恶性循环

一、从学生训练入手

“学本式成长课堂”力在转变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要想打破现有的“我说生听”的学习方式,必须从学生的训练入手。

1.在学生原有叙述的基础上,引导有序表达。如:在叙述应用题的“阅读与理解”部分时,让学生首先说“我先来读题”,接着再说“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然后要说“我认为哪个条件或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对不理解的地方,要说“XX地方不好理解,我们是用XX办法来理解的”。这样,我们给孩子的叙述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学生在基本框架基础上,就可以把话说得更具条理,更简练。

2.在学生敢于汇报的基础上,引导正面交流。实践初期,在学生汇报交流时,一些同学为了用自己的观点“打败”别人,会用一些嘲讽挖苦的语言来表达。

3.在學生勇于提问的基础上,鼓励提有提有价值的问题。实践刚开始,为了鼓励孩子们的提问与解答,我激励他们比赛,看汇报的小组解答得好,还是提问的同学问得好。所以,在交流学习时,孩子们为了赢得这场“胜利”,往往是鸡蛋里挑骨头,不是挑字写歪了,就是行没对齐,而对本课的知识点却没有过多关注。为了纠正这个习惯,我在学生提问后,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点赞奖励,使学生明白,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进行提问,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二、向自己给学生要自主

以前,总以为自己是一个乐于给学生学习空间,并且是这样做的人。但实践至此,我才知道,只要不改变教师的观念,学生自主学习永远是一种想象。

最开始,我认为,让学生把学习方法背下来,课上用这些方法学习就是自主学习了;后来,我认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课里用一些更实效的方法,学生自学后交流交流,就是自主学习了;而在备大集的课时,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老师是暗线”,怎么把握“没有教师的声音”。

1.教师对教材要深入理解与把握。也就是,课前,我们老师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知识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有什么联系;这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在哪一部分要呈现;这些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哪类问题;对以后要学的哪些知识起到了铺垫作用。只有我们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课上游刃有余。

2.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充分预设。在课上,学生没按我们的预设走,往往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计划,在我们反应不及时时,总会生硬地将学生拉回来。其实,这都缘于我们没对学生的反应做充足的预设。

3.老师要给学生空间,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空间,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势。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在学生交流时,我们总因为担心学生说错或说不清楚而不自觉的插言,用“正确答案”直接代替了学生自我纠错的过程。其实,我们不妨再忍一忍,再等一等,学生们会惊喜地让我们看到,他们自己会不断完善结论,纠正错误,当他们争论不下时,我们也不要急着给出“正确答案”,而要给他们“标准”,让他们有据可依的自己找到“正确答案”。

其实,以上所说,又何止是我一个人的感悟,它包含着我们学校太多执迷于教育的人的智慧。这些,是我们一起在下班后科研室中碰撞出的火花;是我们一起在办公室一边焦头烂额地处理着杂事一边聊出的灵感;是我们一起在休息日的家里电话沟通出的创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我们的美丽愿望终会变成孩子飞向世界的翅膀。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教师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