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 李刚
人一生中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来讲是根基,是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处境尴尬,甚至呈现缺失状态,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甚至出现了学校教育被孤立弱化的现象。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其为中小学校主动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导方,需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家校深度融合,走出当下家校共育的困境。
天津市普育学校于2008年建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城郊学校。学校地处北辰区宜兴埠镇,生源由宜兴埠镇本市户籍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组成,比例各占50%左右,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并不高。城郊区域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虽不及城區学生丰富,但远比偏远地区学生渠道广。而获取来的知识是好是坏,如何辨别,如何教育、引导儿童去认识、辨别、接受这些东西的重任就落在家长和教师的肩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其家庭教育问题几乎无人过问,完全处于教育的真空地带。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小学家校共育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秉承“普惠民众 育成良才”的办学理念,作为天津市普育学校集团化办学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小学分校区,北校区在学校的主动引导和家长的积极参与下,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家校协同育人实践策略。
一、构建三级家委会管理网络,保证家校沟通渠道畅通
畅通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的前提。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是沟通家校的桥梁。
目前,学校构建了三级家委会管理网络: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校级家委会。各级家委会中的职位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当选的家委都是在家长们心目中有威望、能服务的好帮手。
每学年初,首先由家长自主在网上申报,学校本着不打消家长积极性的原则,只要有意向进入家委会的家长都可以申报。班级家委会是不控制人数的,由班主任巧妙分层,设立小组长。当需要控制人数时,可以召开小组长会议。
年级家委会是由在班级家委会中各班推选的代表组成的,其职责是结合年级特点,策划并布置本年级的家校工作,具有与年级组长及各班班主任无障碍沟通特权。
校级家委会是由年级家委会中经过自主推选、班主任推荐、学校考查而产生的,其职责是在家校建设中参与学校发展顶层设计工作的策划、布置,具有与学校管理层无障碍沟通的特权,及时反馈家长层面的一些需求与建议。
二、实施家委驻校参管,实现常态开放
实施家委驻校参管是实现家校共育的保障,是实现常态开放的制度保障。为了确保学校的大门常态向家长敞开,每学期初由班级家委会组织登记,全体家长可自愿上报本学期驻校参管的日期,由校级家委会统筹安排,基本保证学校每天都有1—2位家委驻校参管。学校还专门为参管家长安排了一间家校共育办公室,配备办公设备,专供驻校家委办公使用,设置家长驻校的一日参加管理日程。家委驻校参管结束后,填写一日反馈表,提交学校执勤人员。
在家委的驻校参管过程中,家长通过深入、有序地观察学校的教育教学,逐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确保家庭教育的理念、行动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实现合力育人。
一年(1)班学生王鹏哲的母亲在反馈中写道:“家长一日驻校,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孩子的一日生活轨迹,同时感觉到老师一日的辛苦。家长驻校参管的举措实在是太棒了!”
三、建立“晒晒平台”,引导家校和谐互动
网络平台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阵地。“晒晒平台”是在学校手机微官网上开设的专门为教师与家长建立的互动平台,专供教师发布学校的育人活动信息,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平台运行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专设平台管理员一人(学校管理者),每位教师与家长都有权限发布活动报道或者育人文章,上传信息由学校管理员进行审核,经严格审核后,才能发布在学校的微官网上,供全体家长与教师阅读分享。
普育学校北校区自建校以来,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常规习惯、识字量和朗读水平、口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英语口语、艺术、体育及语文、数学期末调研几个方面来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测评,以“雷达图”(如图1)的形式帮助各位家长和教师分析出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测试的评委是由教师和家委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测评结束后,家长也会把他们参与评价的过程以报道形式上传到“晒晒平台”,让所有家长了解学生全面成长的历程,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四、开发家校共育课程,促进家长深度参与
家校共育课程是家校协同育人的载体。在以往的家校共育活动中,家长经常处于“被安排”的被动状态,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新时代家校共育意味着家长角色的转型,需要家长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变旁观者为课程开发与参与者。学校探索开发了系列家校共育校本课程:节日共育课程、自助游学课程、家长大讲堂。
节日共育课程是学校以读书节、体育节、游戏节、艺术节等校园节日为依托,开发出的亲子活动课程、亲师活动课程。家长成为了课程的参与者,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实现了家校育人理念的协同一致。如:每年11月固定为普育学校的读书节,主要以班级读书推介会、亲子共读、读书手抄报大赛等形式,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12月是普育学校的安全节,以“12.4”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与安全同行”为主题的协作课程,进行消防演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等。
自助游学课程是让校级家委会成为自助游学课程的组织实施者与评价者,因为校级家委会成员是最能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团队。初期,学校管理层首先对校级家委会成员进行培训,达到关于学校游学课程相关要求。学校负责搭好框架,课程的管理者要制作《学生游学手册》,撰写游学手册的注意事项。游学课程的每一位导师就是家长,因为家长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旅游。学校充分抓住这个好时机,引导每一位家长成为游学的导师,帮助和指导孩子具体完成游学课程。
家长大讲堂是学校利用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资源优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一些有益的讲座主题,把讲堂交给有能力的家长来完成,从而拓展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渠道,及早渗透和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近两年,授课家长达数十位,其职业包括医生、护士、警察、职员、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等。家长授课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欢迎。
注: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小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培养”(课题编号:BE106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