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学
摘要:植物保护技术课是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主要以中职学校《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为例,从合理划分课程模块内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实践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对中职学校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植物保护技术课;教学方法
植物保护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是现代农艺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人才、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目的。该门课程涉及面较广,除了普通的病虫草鼠害的识别、诊断以外,还包括防治技术、植物病虫害发生消长规律等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植物保护技术在避免作物遭受有害生物危害、防灾减灾、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等方面,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发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从中职学校《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出发,下面本文中将主要围绕中职学校《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讨。
基于就业需求划分教学模块
伴随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职学校肩上的担子也变得更加沉重,要向各个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利用短暂的3年时间,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日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能独当一面,为祖国建设贡献出智慧与汗水。植物保护技术是园林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走出校门以后,能否成为优秀的花卉工、绿化工、种苗工,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能否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以就业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合理的划分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可以将植物保护技术课程划分为五大板块:准确识别病虫害;病虫害预警预报技术;病虫害诊断与预防方法;病虫害危害程度调查;农药基本性质与使用。
案例教学法教学
对《植物保护技术》课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反复向学生灌输枯燥乏味的知识,难免会使学生心生厌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向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要与学生一起剖析案例,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将复杂、晦涩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具体要求如下:
一是备课环节。在正式踏上讲台之前,教师要精心备课,不仅要深入解读教材,找出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还要想办法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契合点,更要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以案例为媒介,将零星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是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主要可以划分为三大板块:首先,呈现案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了恰当的案例,以多种方式推送到学生面前,如打印成学习资料、制作幻灯片、拍摄视频等。其次,剖析案例。呈现案例之后,先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案例资料自己看教材,从案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或是结合自己之前学过的内容,尝试对案例进行分析。再次,讨论交流。在自主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讨论的方式很多,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全班内展开讨论,使学生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达到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的目的。最后,案例总结。经过自主分析、集体交流,学生对案例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使他们了解到自身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环环相扣,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学生就能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锻炼了能力,也能从案例中吸取经验,为日后顺利工作做好准备。
三是课后巩固理解阶段。《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是停留在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层面,而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在班内成立仿真性植物保护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制定保护方案,使学生将从课堂中获取到的静态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进一步消化吸收知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当中,不仅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原理、掌握知识,还能让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产生深深地热爱,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学
要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利用在校期间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使他们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基本特征,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方法进行应对。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只是机械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如配制药液、操作药械器具等,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日后要想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要以发展性、前瞻性的目光看待社会实践活动,精心进行组织与策划,在活动过程中留意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时对他们进行点拨,帮助他们纠正不当操作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使他们娴熟掌握基本技能。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充分发挥出地域资源的优势,到棉花种植区参加生产劳动,与经验丰富的技师一起探讨疑难问题,了解怎样才能准确识别病虫害,怎样合理选择防治方法。这样一来,学与用就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何种重担,使他们能够学会怎样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静态知识变成了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动态知识,不仅能使学生紧紧跟随老师的节奏,还能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以图文并茂的内容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蝗虫生物学特性时,许多学生对蝗虫的了解十分肤浅,如果只是机械地向他们灌输知识,短时间内就会遗忘,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网络中下载影像资料,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使学生了解到蝗虫的成长规律与生活习性,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蝗虫灾害的措施。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增添学习的乐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现代农艺专业的学生来说,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师要摆脱陈旧教育理念的桎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實的专业技能,还要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为日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丘麒,翁群芳,何嫏芬,张珂.创新性农事实践课程开设实施办法及效果——以植物保护技术训练站为例[J/OL].现代农业科技,2018(21).
[2]张富荣,贾永红,赵永秀.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南方农业,2018(13).
[3]李培琴.小组授课法在《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的新尝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