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畅
数学绘本已经成为许多教师进行课程创新的重要工具。近两年来,在数学教学领域中,与绘本相关的学习素材不断涌现,我也在利用绘本的基础上创生学习内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从中体会到了绘本带来的种种“生机”:情境创设有趣味、概念教学有深度、活动营造有氛围、学习延展有宽度等。绘本给枯燥的数学教学加上了华丽的外套,通过加入绘本,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人惊叹。在绘本被广泛应用时,我们也应该审视使用绘本时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绘本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更科学。
一、不能“喧宾夺主”,忽略数学本质
数学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尝试过程中我也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数学课堂。但是,这样的创生对教师解读教材及绘本的要求极高,如果稍不留神就可能会变成一节纯粹的“绘本课”:一味的迁就绘本自身的趣味性,从而失去了绘本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和其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因此,绘本教学的再创造需要排除一些干扰信息,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到的不能仅是其中的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内涵。
例如,《寻找放屁王》这个绘本描述的是校长通过老爷爷给出的“放屁王”提示信息来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圈出来,从而引出“集合”这一概念。然后,在已有的信息中去不断缩小寻找范围,也就是“男孩子”这个集合的“子集”。这时,学生就会有疑问:男孩子只有11名,可是嘴角有痣的男生有5名,戴眼镜的男生有8名,为什么多出了2名?问题出在了哪里?这些问题就是让学生在怀疑、辨析的过程中,发现“交集”的表示方法:两个集合的重疊处可表示“交集”。这个故事情境有趣味、有思维含量,更能体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数学活动过程,是非常好的教学创生素材。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会更多地被“放屁王”这个角色带走,而使得数学本质的渗透效果大打折扣。确实,这个故事的情境会让学生更聚焦于“放屁王”,而非在寻找“放屁王”的一系列“圈”的过程进而去感受“集合”的概念。因此,在这个绘本的利用上我们要去淡化“放屁王”这一角色,而更多地去强化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真正地营造出“数学味”来。
由此可见,故事情境中的情节、角色切不可“喧宾夺主”。作为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遴选绘本中“合适”的素材来进行教学的融合或统整,而这样做的前提一定是要能保障数学本质的渗透。
二、不能“照本宣科”,拒绝文本再创
当前市面上数学绘本的创作者大多是非教育工作者,因此总体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一,绘本并非教材,因此在一个绘本中可能包含许多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要点;其二,绘本更多的是为了故事情境的发展而创设,对于知识点的呈现可能是直线型、平铺型的,不重视悬念或者探究活动的设计;其三,绘本的图片更多的是根据剧情而创作,不像教材主题图那样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显得杂乱无章。如果教师仅是作为绘本的宣读者,把绘本引入课堂,而不是根据教学需要,对其进行“再创作”,那数学绘本的教学就仅变成了“阅读”的一种形式,而没有将其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让数学知识真正“流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例如,《谁是四边形王国的王子》这个绘本讲述的是正方形国王和王后为了寻找失散的王子,举行了一场选拨最优秀的四边形的比赛。只要能闯过如下四关便能成为最优秀的四边形:1.只有上下平行的四边形,不能通过这扇门;2. 不仅上下要平行,而且左右也要平行,才能通 过这扇门;3.左边的门,只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才能通过,右边的门,只有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才能通过;4.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才能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去发现和比较一般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并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探究出了这些图形独有的特征。如果按照绘本的意图,让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了如指掌,对平行和相交的数学概念都能掌握到位,这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
而作为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素材,可能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图形的特征,而非概念的生搬硬套。比如上下平行的四边形,我给学生准备了两条纸带并平行放置,然后学生在让四边形通过它们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图形的位置、方向,从而对于上下平行这一概念就有了自我的认识,进而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虽然我没让学生去记住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等这些概念,但是学生已将梯形图形的特征牢记在了心灵深处。
绘本故事虽然有趣,但是文本是固定的,我们只有进行二次的创作,让其动态化,这些的素材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因此,文本要有所取舍,不可以本宣本 ,只有真正地将其与数学的本质搭起桥梁,才能在“增”或“删”的再创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
三、不能“囫囵吞枣”,舍弃探究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绘本的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因为教师不仅要能深刻地解读和吃透绘本的核心思想,更能要找到绘本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契合点和能力发展的思维点。当我们深入走进数学绘本时就不难发现,其实很多绘本中的情节都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如果我们仅仅是将其当成“故事书”使用,那就太浪费了。“囫囵吞枣”式的绘本扫读并不能让学生有效地去探索,唯有通过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和实验才能体现出其数学的价值。
例如,《谁偷走了西瓜》这个绘本讲述的是锥形三兄弟(圆锥、三棱锥和四棱锥)与柱形三兄弟(圆柱、三棱柱和四棱柱)中的一个在球体的西瓜地里偷走西瓜,然后球体根据留下的脚印寻找“小偷”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对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非常有用的素材。我们是应该根据故事的情境给学生讲一遍故事就完了,还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好好地将其“做大”?当然是后者。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就已经认识了球体、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在一年级下学期则接着学习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些平面图形。因此我将故事中的几个立体图形改为球体、圆柱、三棱柱、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和正方体,并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西瓜失窃,建立图形表象——体验“面在体上”。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根据“小偷”留下的正方形脚印的信息,动手把这些立体图形的面通过自己的方法留在纸上,从而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有可能的。
活动二:“小偷”甄别,深化图形表象——感受“从体得面”。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瓜地里留下的还有另外一个“小偷”摔倒的脚印(长方形),让学生通过辨析和比对,发现“小偷”就是长方体。
活动三:悬案侦破,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由面还体”。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脚印来判断“小偷”的活动:如果瓜地里留下的是三角形,那“小偷”是谁?如果是圆形那又会是谁……
通过结合这个有趣的故事情境来设计为球找“小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变得更专注、更有兴趣,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释放。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