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9-09-10 07:22郭如莹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郭如莹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应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寻找思维发展的契机,融入教学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意味着语文学科是语言与思维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指人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个体思维能力的强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笔者积极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融入教学智慧,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追问——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师生问答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见策略,教师处于提问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相应的思考并解答,教师根据问答反馈,判断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教师提问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主要以“是什么”“怎么办”问题为主,缺乏“为什么”类型的再提问、再思考。

笔者以小学语文第七册《一路花香》为例,本文为寓言故事,讲述了挑水工用一好一破两只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完好的水罐感到骄傲,破损的水罐感到惭愧;但是挑水工告诉破损的水罐:因为裂缝,漏出的水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以下为笔者的教学实录:

师:《一路花香》作为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以物喻人,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或许,课堂教学到此就可以圆满结束,但笔者顺接话题,追问开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完好的水罐多,还是破损的水罐多,为什么?

生:当然是破损的水罐多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师: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有多少人会遇到他生命中的挑水工,在必经的路旁撒下花种,最终一路芬芳呢?如果是你,你是愿意做一位挑水工,还是一只破水罐,又或是一只完好无损的水罐?

生:我会努力做一只完好的水罐,盛满甘洌的溪水,给跋涉的路人饮用。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想努力成为一位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服务他人。

生:我想成为挑水工,帮助沮丧的人寻找优点,鼓励他们,让所有人一路花香。

师: “一路花香”不再仅仅是路旁的花香,更是人生路途上的花香,你有着一颗博爱的心。

生:我就是那只破水罐,写字不好看,我也很努力,可是……

生:加油!我们可以帮你!

师:是啊,“我们可以帮你”,或许我们不是完好无损的水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别人或者是自己的“挑水工”,发现优点,洒下花种,静待花开。带着你的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完成随笔。

通过追问,学生的思考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融入生活思维,更具有思维灵活性。完成随笔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品质再次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二、辨析——发展思维的多样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侧重于字、词、句的辨析,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很少针对文本所涉及的相关话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创设相应情境来进行辨析。

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文本下方有一行小字“根据叶圣陶《牛郎织女》一文改写。”笔者在研读文本时心生疑虑,本文何处与原文不同,编者为何改写,遂找来原文,对照研读,颇有感悟。在设计教学时,笔者便直接引导学生参照原文,先找不同,再思考改写缘由;最后阅读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思考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妙语迭出,揣摩课文改写者意图,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找不同、找相同等环节,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辨析,深入浅出地探析文本,感受古人思维发展轨迹,从而为学生提供思维品质发展的多样路径。

三、点拨——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点拨需要契机,更需要教师对阅读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教师寻找发展学生思维的切入点,能够恰到好处地融入思维能力训练。

以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艾滋病小斗士》为例,在质疑环节中,有学生结合文本:“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在南非,每天都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提出疑问:恩科西的母亲在怀孕时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如果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却依然把孩子生下来,是否对孩子负责呢?一连串的发问,让课堂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于是,课堂中形成争论两方,一方观点认为:作为艾滋病患者,明知孩子诞生后,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这是极大的不负责任;另一方观点认为:感染艾滋病并不是主观意愿,孩子诞生后也会有一定的概率不会感染艾滋病。

此时,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文本内容,思维也开始向纵深处发展。笔者借机板书“母亲”,争论双方似有所悟;再板书“生命”,争论双方渐次安静。陆陆续续地开始有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觀点,学生终于挣脱了思维的禁锢,开始思考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宝贵等这些更高层次的哲学话题。“母亲”“生命”,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教师此处的点拨使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必将深深地镌刻于学生的思维深处,并通过语言文字流泻出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智慧融入阅读教学中,寻得思维品质的发展契机,多角度、多层次、多路径地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品质,从而切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质疑思维等综合能力,共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渊.提升思维品质的语文阅读新题型探索[J].中国考试,2019(1).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