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美育探寻

2019-09-10 07:22王文婷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育道德与法治

王文婷

摘要: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人的品格塑造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以美育人是時代的呼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要积极捕捉教材中的美育活性因子,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悟、体验、践行,从而推动品德与美育共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美育;活性因子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期,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程,自然要承担起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道德素养的重要使命。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美育

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其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和亲和性的特点,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还能使外在的道德条文和行为规范成为学生乐于自觉践行的内在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滕守尧教授认为,美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无意识的层面,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味,改造人的气质,塑造人的性格,开阔人的胸襟,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生命沟通,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协调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美育对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能力以及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笔者认为,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观点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教人向善;而美育是情感教育,通过造就美好环境与氛围,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体验高尚,发掘美好,实现道德自律,促进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美育与德育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学科教学活动,有利于推动受教育者的德性与美育共成长。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美育包括:传播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熏陶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鉴赏美,判断是非美丑;体验美,启蒙智慧,净化情感;创造美,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二、捕捉美育活性因子

所谓“活性因子”,简而言之,是指教科书中那些能够“活”起来、“动”起来、能够与作为生命体的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对于教科书中的美育活性因子,我们应该去把握和捕捉。

(一)把握案例中的审美价值

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每一课都有案例,凸显美育主题的案例不乏其中,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我最喜欢的地方”“美丽的冬天”“升国旗了”;一年级下册的“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花儿草儿真美丽”;二年级上册的“我爱家乡山和水”“大家排好队”“欢欢喜喜过国庆”“装扮我们的教室”等,具有典型性、启迪性、反思性、开拓性和教育性,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是弥足珍贵的显性美育资源。

例如“花儿草儿真美丽”中,本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对自然界有共在感、好奇心,乐于探索。很显然,花儿草儿作为自然界美丽的生命形态,是对学生进行爱自然、爱生命教育的好素材。又如“我们爱整洁”中,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而设计,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整洁是文明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从而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是培养学生心灵美的好素材。

(二)借助留白提供美育资源

崔峦教授说:“教科书不是餐巾纸,好的教科书在好的教师手中是一口井,一道泉。”的确,教科书作为一种介质,不仅将教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因其为适应儿童认知规律而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设计了一些留白,这些留白为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智慧和才华提供了空间。

在执教“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前,教师精心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伴随着舒缓的闽南语歌曲《厦门亲像一首歌》,多姿多彩的厦门美景展现在眼前,课堂不时响起啧啧的赞叹声。“刚才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教师笑着问道。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我看到双子塔就像两个巨大的帆船,太阳照射在它的玻璃上金光闪闪,可美啦”“我看到福建第一高楼——厦门国际中心,有81层楼”“我看到了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我看到大批大批白鹭在五缘湿地公园筑巢繁殖”“我听到小鸟在枝头的欢叫声”“我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我想到国际中心的屋顶停机坪能让飞机停留,太棒了”……诚然,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运用视觉、听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情感,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界。

中华文化绵延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美育精神。执教“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中秋节,团圆夜”内容时,教科书副本以留白为结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看到月光如流水,明月高空挂,你能想起与明月有关的诗句吗?能为大家朗诵吗?”学生跃跃欲试。于是,“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咏月诗句从学生的口中脱口而出。学生从诗句中不仅发现月亮的美,还体会到古人丰富的情感,领悟到团聚与思念都是中秋节的味道。

三、推动品德与美育共成长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为塑造学生美丽心灵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一)巧设情境,唤醒审美意识

美育教育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便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美育教育就不会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

“湖边的柳梢把信寄,春天归来了;鱼儿摇尾划破湖面,云儿在浪里摇;密林深处书声朗朗,鸟儿都醉了。淘气的画眉跃上枝头,眨着眼睛偷偷地瞧。校园多美好,处处有芳草,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伴随着《校园多美好》这首轻快的歌曲,教师播放了美丽的校园全景,绿树成荫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宽阔的操场……这是执教“我们的校园”一课时的导入,引人入胜的导入,将学生的眼球牢牢吸引住,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同样,在执教“干点家务活”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了一组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图片,并配上富有激情的解说:“看,干净整洁的客厅,摆放整齐的橱柜,连厨房都一尘不染,还有小朋友们舒适可爱的房间。这就是爸爸妈妈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温馨环境。每个角落都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那么,作为家里的一分子,我们能用自己的小手帮忙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家务呢?”这样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不仅唤醒学生审美意识,还为后续创造美丽环境做好了铺垫。

又如,在执教“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时,教师出示学生通过走访观察到的其他班级的漂亮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教室是怎么设计的?好在哪里?”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X年X班的教室不仅干净整洁,而且美观。”有的说:“X年X班的教室的植物角摆放着多肉植物和藤蔓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下课时观赏它们,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有的说:“X年X班教室的图书角图书摆放整齐,还进行分类摆放,特别是图书角还摆放着舒适的长条椅子,方便大家看书,这个做法值得我们班借鉴。”还有的说:“X年X班的教室的宣传板设计精美,建议我们班也要好好布置。”显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从全局到局部观察教室,让学生感知美,在他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

(二)感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人人都爱美,外表的美让人养眼;但心灵的美更让人回味无穷。心灵美是人的品德、情操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懂得心灵美的重要性,才会用心去发现美,甄别生活的真善美。辨别是非,知道对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辨别道德行为,同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是道德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人说:“孩子的心就是一块空地,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长什么样的庄稼。”在执教“养成整理的好习惯”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明白了有序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后,教师播放了一个微视频:小红同学放学回家,脚上的鞋子被丟得东一只西一只;玩完洋娃娃后不整理,忙着去看少儿电视节目;做完作业后不整理书包,以太累了为借口让妈妈帮着整理;早晨起床后不叠被子,脱下的睡衣随手丢在床上,房间一派凌乱。看完这个微视频,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顺势引导:“请你们帮帮小红,让小红家变得干净整洁,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他们热情高涨,利用移动端的拖动功能,将鞋子拖拽到鞋柜里,将洋娃娃装进纸盒里、作业本及文具放进书包、睡衣挂在衣架上。看到小红的家焕然一新,学生露出会心的微笑。可见,让学生成为教科书所述生活事件的参与者和反思者,容易引发其内心的感悟和体验,鉴别美丑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双赢。

执教“我和公物的故事”一课时,教师以拟人化的方式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表演“桌椅的诉说”,之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桌面最整洁”活动。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拿出纸巾擦拭桌面,有的学生拿出橡皮擦把桌面上的图画擦掉。显然,这样的做法改变了学生对日常之事熟视无睹的态度,使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关注物品的命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美的行为。

(三)课后延伸,塑造审美品格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教育具有延续性,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拘泥于课内,还需要前延和后展。课堂中只能教给学生方法和技能,真正掌握这些技能,则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活动中,除了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外,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体验践行的机会,将课堂上的激情延伸到生活中去。

执教“学做家务活”一课时,教师请出班上“叠衣服小达人”来展示,“小达人”边念歌诀边展示:“小衣服先放平,点点头,对对门,弯弯腰,小衣服叠好了。”生动的歌诀和直观的展示,唤起了学生学叠衣服的热情。学生在组内互帮互学,每个人都动手练习叠衣服,看到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回家后和父母再多学几招家务活,当好爸爸妈妈的好助手。这样,课内课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另一方面能给学生带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和愉悦。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鉴于此,在执教“发现家乡的美”一课,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歌谣、图片、自己的故事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发现家乡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走进家乡的山山水水,真切体验家乡之美,进而激发学生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但爱家乡不是抽象的,更不是一句口号,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将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近年来,市区正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我们号召学生积极响应,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实小少年我先行”的假日小队活动,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带上小红帽上街分发宣传单,在家里带头实践,在学校认真进行垃圾分类,为创建美丽的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我们要积极探寻美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坚持以德感人,以美育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搭建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平台;拓宽创造美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营养,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陈光全.活用教科书:注重发挥教科书中“活性因子”的作用——关于“用教科书教”的思考之二[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06):53-55.

[2]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2-9.

[3]王鹏.增强小学美育实效应提升“六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7):7-8.

[4]夏红梅.浅谈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77-78.

[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美育道德与法治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美育教师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