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放
春去冬来,古老的校园依然散发勃勃生机,走过七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依然昂扬矗立于辽北肥沃的黑土地之上。昌图县第二高级中学坐落于古城昌图县八面城镇,始建于1948年4月28日。七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各界和上级学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培养出以“神舟五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社会认同、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求学圣地。
学校一代代人发扬实干精神,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享誉辽北的名师“老黄牛”张启森同志,他工作热情高,教学能力强,关心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以校为家,无私奉献,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年轻教师的楷模。在“黄牛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下,如今的二高中也涌现了一大批“老黄牛”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是二高中书写壮丽篇章的中坚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理解和诠释,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又赋予教师更多的内涵,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人格、品格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技能,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和思想境界。几十年来,二高中涌现了一大批享誉辽北的名师,也打造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比如寒门苦读而今成为汽车发动机领域专家的任启龙,等等。
作为辽北的一所普通农村高中,一所拥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古校,其发展难免受到地域、招生体制等因素限制,1999年高考规模扩大以来,学校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办学规模、升学人数、升学率大幅上升,曾一度位居全市普高前列。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如教学环境拥挤、教学设备陈旧、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的问题与挑战,学校及时做出了调整和应对。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学校立足德育常规,深化德育过程,细化德育目标,突出重点,注重细节,重视实效。加强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和使用,打造过硬的德育队伍。好习惯好人生,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在少年时期没有形成,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有些学生甚至“守望十年”,由“留守儿童”变成“留守青年”,这些学生普遍缺少足够的家庭关爱,叛逆性强,责任感缺失,往往用“警惕”的眼光审视教师的教育。
为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把规范化教育和关爱化教育有机结合,用爱心营造温馨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坚持学校教育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陪伴学生度过幸福的一生。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贯指导思想。我校以“用爱心打造学生成长的温馨家园,用规范支撑幸福的人生”作为办学特色,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学校已形成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教师引导督促为辅的教育机制,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二)坚持依靠质量立校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是要適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竞争说到底是师资的竞争,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加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想方设法鼓励教师投身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修研究生,走出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校还组织人力物力承接省级和市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一些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学校争取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更新了教学楼内的教室门、照明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重新铺设了校园彩砖,对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楼、学生公寓楼重新做了外墙保温和涂料的粉刷,增设了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相关设施,张贴师德师风、精神文明标语牌近百张,建设了高标准录播室。2018年,学校再次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校园环境建设,重新设计和规划了教学楼前的绿地和树墙,引进更加美观的风景树种,布局更加合理和完美;教学楼和综合楼之间、学生公寓楼前建设了美观的栅栏,增加建设校园花园4个,我们还在学生食堂楼前建设了高标准的果园。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我校优秀毕业生、“神舟五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题写校名的高标准校门和镌刻在校园草坪巨石上的校训已成为昌北地区亮丽的风景。绿树环绕,芳草萋萋,花香四溢,学校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学校管理、后勤工作、党团工作多次获上级嘉奖和表彰,学校先后被评为昌图县管理先进学校、昌图县名校、铁岭市和谐校园、铁岭市名校、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