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化、服务化和制度化:办好工读教育的新理念

2019-09-10 07:22陈英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服务化师生关系理念

陈英平

工读学校是普九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普通中学特色学校,其学生都是来自普通中学心理偏常、行为偏常、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偏常的问题学生。转化教育观念,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和转化工作,努力把工读教育办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优化义务教育结构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连市八十四中学的教育对象、理念和做法也在不断转变。我们尝试了由家长和原校主动送学生的“托管”办学模式,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实行人格化、服务化和制度化的理念和办学模式,使得大连市八十四中学的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稳步的上升。可以说,从学校的诞生、发展,到稳定、再发展,我们走过了许多不平凡的路。我校之所以能够历尽沧桑发展至今,除了教育功能本身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锐意创新和进取,这是办好工读教育的关键,此举也为我们今后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下面,我将谈一谈我校对转变教育观念这个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做法。

《左传·宣公二年》中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问题学生是遭受了病虫害的“花朵”,而其本身不是“害虫”。学生的天性是善良的,他们存在不良的品德和行为是后天造成的,通过教育绝大多数问题学生是可以转变和改正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理念、态度和做法。其中,首要的且贯穿教育始终的问题是师生关系。我校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又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孔子云:“有教无类”。问题学生也同样享有良好受教育的权利。在人格上,他们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误解和抱怨;多一些民主和信任,少一些专断和怀疑;多一些表扬和希望,少一些指责和失望。而以往那种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不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强制、高压、看管式的理念和做法,不仅背离了教育的规律,无形中还会愈发损伤这些问题学生的人格、自尊和自信,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进而直接会加大对问题学生教育和转化的难度,甚至还会出现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的结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因为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授,都是在师生相互交往的背景下得以实现的。虽说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值班教育讲话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是在播撒爱的阳光。慢慢地,学生就会走出情感误区,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以往的那种过时的、错误的理念和做法,以良好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除了要坚持人格化理念外,还应注重服务化理念,即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为每个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提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对于工读学校而言,也应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往,工读学校在做法上过于强调大道理式的批评和说服教育,可常常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可见,这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德育的首位作用。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因此,加强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知情明理”的前提和需要。

我们提倡“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会求知。”这就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只有和谐共进,德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事实上,对这些后进生的文化课教学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但再硬也得啃,因为丢不得“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方面,我校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功能,我们加强了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备,完成了学校主楼与教学楼的对接工程,装备了两个高标准的物理、生化实验室,电脑教学可保证学生人手一机;学校还引进了数名优秀的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为我校工读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学校重点落实了教师的教科研和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争做“科研型学习型”和“专家型”教师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环节,学校还提出了“兴趣教学”“德育渗透”“难点分散”“分层施教”“学有所得”的教学理念,并自觉践行。例如,“兴趣教学”,就是选择兴趣点,根据冷冉先生“优势诱导说”进行迁移,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渗透”,就是在学科教学和校本课教学中恰到好处地选择好切入点,自觉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例如,教学八年级物理“功率”一课,在讲到功率的单位“焦耳/秒”为什么又叫“瓦特”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述瓦特励志故事和科学精神,在让学生铭记功率单位是“瓦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一次培养励志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德育渗透。

上述做法让我校的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德育建设,彰显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更深层次地融入了我校人格化和服务化的理念。

在转变教育观念、办好工读教育的实践中,我校除了坚持人格化、服务化的理念和模式外,还加强和完善了制度化的理念和办学模式。其中,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基础上形成的“大连八十四中(工读)学生一日常规”就详细规范了我校学生的各项行为准则,为养成教育和学生自律提供了参照和标尺。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其他的教育行为规范。通过制度的保障和规范,教师除了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和德育渗透外,还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例如,每学期的“学科知识竞赛”、每周一的学生“升旗演讲”、学生每天的“六好评比”、各大节日的师生同台“诗词朗诵暨歌曲演唱会”。此外,还有每天晚上值班教师的“每日专题教育”、为学生举办“生日烛光晚会”等,这些做法都使得我校的教育开展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

当然,单纯依靠学校自身的教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大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的成效更加显著,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得到延伸和加强。据调查,来我校就读的学生中,有90%左右的问题学生的偏常品德和行为的形成与其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我们在与家庭教育进行接轨的环节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从情入手,多与家长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诊断,帮助家长找出家庭教育失败的症结所在。通过学校对问题学生成功教育的及时反馈,增强家长的希望感和成功感,使家长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向上的,可塑性大。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家庭访问、电话探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和途径,帮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倾向,采取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方法,配合学校对其孩子进行教育。

同时,我们也积极寻找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发挥教育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教育功能。例如,通过参观关向应烈士故居,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科学的光芒;通过登山、郊游活动,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通过参加公益性劳动,让学生体味获得劳动成果的艰辛和人生的价值。

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接轨,学生逐渐明辨是非、体验高尚、取得成功,我们也收获了最佳的教育实效。这些都得益于我们能够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提倡大教育观的结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转变教育观念,办好工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并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贺的成绩。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愿乘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继续发扬探索、创新和务实的精神,进一步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继续推行并完善人格化、服务化和制度化的理念和办学模式,努力把工读教育办成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服务化师生关系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现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职业教育界要高度关注制造业服务化
用心处事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